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6100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包括下模浮底、成型滑块和成型公,下模浮底顶部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部,其顶部与产品放置部的相对端设置有定位滑块,成型公设置于下模浮底的上部,成型公的一侧设有冲压头,成型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下模浮底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便于调整产品的折弯成型角度,适用于成型端子不同折弯角度的连接器,具有通用性,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对端子的表面擦伤较为轻微,提高连接器的表面质量;而且该成型结构维修率低,能够保证生产连续进行,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型方向工艺简单,步骤少,且能提高产品精度,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Composite forming structure and forming method of new connector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及成型方法,属于五金冲压制造

技术介绍
在连接器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电镀后对连接器的端子进行折弯才能最终成型。由于金属端子是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零件,精度要求极高,相应地对端子折弯成型尺寸公差要求非常高。但是现有的端子折弯成型结构对端子表面镀层擦伤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端子表面质量。并且现有的折弯成型结构对端子的折弯角度不易调整,加工不同折弯角度的连接器需要不同的成型结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折弯成型结构对端子的折弯角度不易调整,不能加工端子弯折角度不同的连接器,成本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通过一次装夹就能折弯成型连接器端子的连接器端子成型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包括下模浮底、成型滑块和成型公,所述下模浮底顶部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部,其顶部与所述产品放置部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浮底、成型滑块和成型公,所述下模浮底顶部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部,其顶部与所述产品放置部的相对端设置与所述下模浮底滑动连接的定位滑块,所述成型公设置于下模浮底的上部,成型公与产品放置部对应的一侧设有冲压头,所述成型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浮底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浮底、成型滑块和成型公,所述下模浮底顶部一端设有用于放置产品的产品放置部,其顶部与所述产品放置部的相对端设置与所述下模浮底滑动连接的定位滑块,所述成型公设置于下模浮底的上部,成型公与产品放置部对应的一侧设有冲压头,所述成型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下模浮底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公与所述冲压头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型公与所述冲压头连接的一侧侧面开设卡槽,在所述冲压头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卡槽适配的卡勾,该成型公与冲压头通过卡槽和卡勾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槽具有卡接部和限位部,所述卡接部由所述卡槽下壁向卡槽中心倾斜延伸构成,所述限位部为所述卡槽上壁远离槽底方向延伸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连接器端子复合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压头包括安装部和冲压部,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所述卡勾,所述冲压部位于与卡勾相对的一侧,该冲压部底端伸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垂军程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鼎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