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603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5:22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分闸时相对外壳外侧端立起的第一位置,以及合闸时与外壳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其优点在于,手柄不仅能够对分合闸的位置状态起到明确的指示效果,而且可作为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的拉拔操作结构,因此当通过手柄拉拔插入式断路器时,手柄必然处于立起的第一位置,保证插入式断路器被拔出时处于分闸状态,避免误操作,安全可靠。

An interlock device of plug-in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
技术介绍
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和低压断路器。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断路器按安装方式分:有插入式、固定式和抽屉式,插入式断路器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电器设备使用行业的安全性,随着插入式断路器在各种电器设备上的广泛使用,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电器设备的安装需要,插入式断路器的结构也发展到各式各样。但是目前,插入式断路器无插拔结构,安装在机柜中后难以拔出,需要依靠外力或附加工具,操作不方便,同时插入式断路器无通断状态指示,一旦在合闸状态下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时,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包括外壳、手柄,所述手柄铰接在外壳的外侧端;所述手柄具有分闸时相对外壳外侧端立起的第一位置,以及合闸时与外壳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所述手柄上形成有操作孔。所述外壳内还设有转轴、合闸锁定机构,所述手柄与转轴通过连杆联动连接;所述合闸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压板、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压板活动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第一压板一端设有能与转轴接触配合的第一联动部,另一端设有第一锁定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部对应的第一槽孔,所述转轴呈凸轮结构,其能在合闸时推动第一压板动作并使第一锁定部穿出第一槽孔;所述第一弹性件与第一压板相抵触,其能驱使第一压板复位动作。所述第一压板与外壳铰接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所述转轴上还设有与分闸时能与第一压板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所述外壳内还设有转轴、操作锁定机构,所述手柄与转轴通过连杆联动连接;所述操作锁定机构包括第二压板、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压板铰接在外壳内,所述第二压板一端设有第二锁定部,另一端设有第二联动部,所述外壳上设有与第二联动部对应的第二槽孔;所述转轴上设有与第二锁定部对应的锁定凸台,所述第二弹性件与第二压板相抵触,其能驱使第二压板动作,使第二联动部穿出第二槽孔且第二锁定部与锁定凸台限位锁定。所述外壳外侧端还设有接线机构,所述接线机构包括接线板、挤压板、第三弹性件,所述接线板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所述挤压板活动设置在外壳内,并与接线板相对应,所述第二压板延伸出有顶压部,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挤压板与顶压部之间,能驱使挤压板压紧接线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手柄处于立起的第一位置时,则表示此时正处于分闸状态,插入式断路器可被安全拔出,同时可以通过手柄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当手柄处于与外壳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时,则表示此时正处于合闸状态,插入式断路器不可被拔出,同时无法通过手柄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手柄不仅能够对分合闸的位置状态起到明确的指示效果,而且可作为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的拉拔操作结构,因此当通过手柄拉拔插入式断路器时,手柄必然处于立起的第一位置,保证插入式断路器被拔出时处于分闸状态,避免误操作,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插入式断路器处于分闸且未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插入式断路器处于分闸且未安装到位时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插入式断路器处于分闸且已经安装到位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插入式断路器处于分闸且已经安装到位时另一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插入式断路器安装到位且合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包括外壳1、手柄2、转轴3、连杆4、合闸锁定机构5、操作锁定机构6。所述手柄2铰接在外壳1的外侧端,并通过连杆4与转轴3联动连接,转轴3能与操作机构联动连接,通过操作手柄2动作,能够实现插入式断路器的分合闸动作。其中,所述手柄2被设置成具有分闸时相对外壳1立起的第一位置,以及合闸时与外壳1贴合的第二位置,当手柄2处于立起的第一位置时,则表示此时正处于分闸状态,插入式断路器可被安全拔出,同时又可以通过手柄直接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当手柄2处于与外壳1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时,则表示此时正处于合闸状态,插入式断路器不可被拔出,同时也无法通过手柄直接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手柄不仅能够对分合闸的位置状态起到明确的指示效果,而且可作为将插入式断路器从机柜中拔出的拉拔操作结构,因此当通过手柄拉拔插入式断路器时,手柄必然是处于立起的第一位置,保证插入式断路器被拔出时处于分闸状态,避免误操作,安全可靠。为了便于拉拔操作,所述手柄2上形成有增加拉拔效果的操作结构,比如设置一个操作孔21,以形成一个拉手的形状,勾住拉手进行拉拔操作更加轻松方便。所述合闸锁定机构5包括第一压板51、第一弹性件52,所述第一压板51铰接在外壳1内,其一侧设有与转轴3相对应的第一联动部511,另一侧设有第一锁定部512,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部512对应的第一槽孔11,所述转轴3呈凸轮结构,其能在合闸时与第一联动部511接触,从而推动第一压板51动作,并使第一锁定部512沿第一槽孔11伸出到外壳1外;所述第一弹性件52为扭簧,其两端分别与第一压板51、外壳1相抵,其能在分闸时,驱使第一压板51复位动作。通常,插入式断路器在使用时,是需要插入到机柜中与其对应的插槽内,当合闸时,转轴3推动第一压板51动作并使第一锁定部512穿出第一槽孔11,与机柜的插槽内壁形成锁紧配合,确保插入式断路器在合闸时不会被拔出,实现合闸锁定;当分闸时,第一压板51又会在第一弹性件52的作用下复位,与机柜的插槽内壁分离实现解锁,使得插入式断路器在分闸时能够被拔出,实现分闸解锁。另外,所述转轴3上还设有与分闸时能与第一压板51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32,既保证第一压板51与第一弹性件52的稳定安装,同时又避免第一压板51旋转过位,保证结构可靠,动作稳定。当然,也可在壳体1上设置限位柱的结构对第一压板51进行限位,只是设置在转轴3上,其限位凸台32能虽转轴3旋转移动,安装时更加轻松。所述操作锁定机构6包括第二压板61、第二弹性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包括外壳(1)、手柄(2),所述手柄(2)铰接在外壳(1)的外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具有分闸时相对外壳(1)外侧端立起并用于手持拉拔的第一位置,以及合闸时与外壳(1)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包括外壳(1)、手柄(2),所述手柄(2)铰接在外壳(1)的外侧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具有分闸时相对外壳(1)外侧端立起并用于手持拉拔的第一位置,以及合闸时与外壳(1)外侧端相贴合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上形成有操作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转轴(3)、合闸锁定机构(5),所述手柄(2)与转轴(3)通过连杆(4)联动连接;
所述合闸锁定机构(5)包括第一压板(51)、第一弹性件(52),所述第一压板(51)活动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第一压板(51)一端设有能与转轴(3)接触配合的第一联动部(511),另一端设有第一锁定部(512),所述外壳(1)上设有与第一锁定部(512)对应的第一槽孔(11),所述转轴(3)呈凸轮结构,其能在合闸时推动第一压板(51)动作并使第一锁定部(512)穿出第一槽孔(11);所述第一弹性件(52)与第一压板(51)相抵触,其能驱使第一压板(51)复位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联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51)与外壳(1)铰接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52)为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李焰锋李敏张罗丁国辉师建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晖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