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洋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966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属于消防控制系统领域,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包括互联报警系统,互联报警系统通过云端设备远程连接消防部门,互联报警系统连接有警铃语音播报系统和全角摄像系统,走廊设备和应急楼道设备均包括多个指向标,该系统可以实现在高层楼宇发生火情后,根据发生火情的楼层情况提示逃生人员沿着应急楼道往上逃生还是往下逃生,避免盲目逃生给自己和营救人员带来更大的麻烦,将该全角摄像系统通过云端设备直接与消防部门远程连接,可实现楼宇的全方位消防监控,便于消防人员实时知晓火情,进行最全面的灭火救援准备,从而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大大降低人员伤亡。

A building fi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消防安全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高层的楼宇、办公区的消防系统一直在不断完善,据有关消防标准,楼宇、办公区的单层面积超过200平米及以上的,需要两个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单层面积超过1500平米或者总的面积超过3000平米及以上的,需要增加设置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系统,如果不超,需要设置消火栓和应急照明和灭火器。对于人口密度较大的楼宇来说,了解消防安全,更是至关重要,高层楼宇的火灾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蔓延迅速。由于高层楼宇内部有大量可燃易燃物,各种竖井、管道多,一旦发生火灾会迅速通过内墙、门走廊、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等向四周和上下蔓延;2、烟雾弥漫。由于高层建筑内装修一般有大量木材、织造品、塑料、橡胶等,发生火灾时,燃烧物会产生大量浓烟和一氧化碳有毒气;3、被困人员多。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楼梯间和电梯等主要通道被烟火封锁,着火层人员疏散困难;4、扑救困难。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普通电梯不能使用,即使是消防专用电梯,在火灾中也是不可靠的,楼层越高,消防员到达着火层的时间就越长,火势发展就越大,扑救就越困难。随着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发展,以集中办公为目的的楼宇、办公区越来越多,这些地方人员非常密集,成分也非常复杂,如何保证这些区域的安全极为重要。随着自动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已经有不少楼宇、办公区安装了以消防或安保为目的的监控系统,平时有不少人在高层楼宇上班,而在高层楼宇办公的上班族,要了解一些高层火场如何逃生的消防知识。高层建筑都是按防火规范设计施工的,下面是一般都会有的几大系统:一、自动水喷淋灭火系统;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烟感,温感等。还有手动报警按钮;三、消火栓系统;四、消防电梯、防烟风机、排烟风机,防火门、防火卷帘;五、消防应急广播;六、消防应急照明。对于我们逃生应该了解的是,一旦有火情发生,这些系统会立即产生消防联动,消防系统会按逻辑顺序会产生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启动和停止动作:自动水喷淋系统开始工作,同时消防泵会启动;打开机械排烟、正压送风机;警铃报警;消防广播同时启动广播;切断非消防电源;应急照明自动打开;电梯会迫降至底层。这些消防联动系统虽然运行效率较高,但是在火情发生时,仍然难以对楼宇内的人员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保护,例如楼宇的某低层发生火情,由于消防系统按逻辑顺序产生一系列互相关联的启动和停止动作使得电梯会迫降至底层,此时处于楼宇高层的人员无法乘坐电梯,走应急通道过慢,当高层逃生人员到达低层位置时,发现应急通道被火势占领,无法通过时,会造成被困的危险,浪费逃生时间,此时,再向上逃生更加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在高层楼宇发生火情后,根据发生火情的楼层情况提示逃生人员沿着应急楼道往上逃生还是往下逃生,使得逃生人员明确自己所处位置的逃生方向,避免盲目逃生给自己和营救人员带来更大的麻烦,给逃生指向标配置独立的电源,防止供电线路损坏造成指示不明确的后果,另外,在相邻楼层之间设置全角摄像系统,并将该全角摄像系统通过云端设备直接与消防部门远程连接,可实现楼宇的全方位消防监控,便于消防人员实时知晓火情,进行最全面的灭火救援准备,从而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大大降低人员伤亡。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包括互联报警系统,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办公室设备、走廊设备、应急楼道设备和云端设备,所述互联报警系统通过云端设备远程连接消防部门,所述互联报警系统包括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且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分别对应每个楼宇楼层,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有警铃语音播报系统和全角摄像系统,所述全角摄像系统包括多个全角高清摄像头,且全角高清摄像头安装于楼宇外部,所述走廊设备和应急楼道设备均包括多个指向标,且位于应急楼道的多个指向标设置为上行指向和下行指向,该系统可以实现在高层楼宇发生火情后,根据发生火情的楼层情况提示逃生人员沿着应急楼道往上逃生还是往下逃生,使得逃生人员明确自己所处位置的逃生方向,避免盲目逃生给自己和营救人员带来更大的麻烦,另外,在相邻楼层之间设置全角摄像系统,并将该全角摄像系统通过云端设备直接与消防部门远程连接,可实现楼宇的全方位消防监控,便于消防人员实时知晓火情,进行最全面的灭火救援准备,从而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大大降低人员伤亡。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全角高清摄像头分别安装于楼宇四周的侧顶端,此种安装方式可在某一栋楼宇失火时,其他楼宇能利用其侧顶端的全角高清摄像头全方位无死角的对该失火楼宇进行全程实时拍摄,实现楼宇的全方位消防监控,便于消防人员实时知晓火情,进行最全面的灭火救援准备,从而有效提高消防救援效率,提供最佳的救援准备。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指向标均连接有独立电源,所述独立电源为可更换的电池,便于检修,更换电池较为方便;所述独立电源为可充电电池,可避免更换电池操作,给逃生指向标配置独立的电源,防止供电线路损坏造成指示不明确的后果。进一步的,位于每层楼宇的应急楼道处的一对指向标均为上行指向和下行指向,且每次点亮单个指向标,互联报警系统利用每个楼宇楼层处的互联报警子单元在高层楼宇发生火情后,根据发生火情的楼层情况点亮应急楼道处的上行指向标或下行指向标,通过指向标的点亮,提示逃生人员沿着应急楼道往上逃生还是往下逃生,使得逃生人员明确自己所处位置的逃生方向,避免盲目逃生给自己和营救人员带来更大的麻烦。进一步的,所述指向标被点亮时伴随闪烁,且闪烁频率为每秒2-3次,点亮的指向标在逃生人员紧急慌忙逃生的情况下,可使得提示更加醒目,此外,闪烁的指向标可进一步提醒逃生人员的逃生方向,其闪烁频率不可过快,过快的闪烁频率容易使人眼花,影响爬楼梯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样的,其闪烁频率不可过慢,过慢的闪烁频率会耽误逃生人员争分夺秒的紧急逃生。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走廊处的多个指向标每隔3-4m设置一个,指向标的个数过少不方便逃生人员的按照指示顺利确定逃生方向,尤其是一些高度近视的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容易因碰撞丢失眼镜,若指向标的个数过少,则相邻的指向标相距距离过大,导致丢失眼镜的高度近视的逃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确定逃生方向,增加逃生难度;指向标的个数过多则无疑会增加安装成本和维护成本。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指向标按照指示的方向依次被点亮,且循环不间断依次闪烁,在紧急逃生的情况下,逃生人员逃生方向与走廊处多个指向标循环依次点亮的方向一致,使得逃生更加顺利。进一步的,所述楼宇楼顶处设置有辅助应急通道,所述楼宇楼顶四周设有安全围墙,辅助应急通道可供逃生人员逃往楼宇楼顶,方便直升机营救,安全围墙的设置可有效保护逃生人员在楼宇楼顶处的人身安全,避免意外坠楼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办公室设备包括辅助警铃语音播报器,且辅助警铃语音播报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联报警系统,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办公室设备、走廊设备、应急楼道设备和云端设备,所述互联报警系统通过云端设备远程连接消防部门,所述互联报警系统包括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且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分别对应每个楼宇楼层,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有警铃语音播报系统和全角摄像系统,所述全角摄像系统包括多个全角高清摄像头(1),且全角高清摄像头(1)安装于楼宇外部,所述走廊设备和应急楼道设备均包括多个指向标(2),且位于应急楼道的多个指向标(2)设置为上行指向和下行指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联报警系统,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办公室设备、走廊设备、应急楼道设备和云端设备,所述互联报警系统通过云端设备远程连接消防部门,所述互联报警系统包括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且多个互联报警子单元分别对应每个楼宇楼层,所述互联报警系统连接有警铃语音播报系统和全角摄像系统,所述全角摄像系统包括多个全角高清摄像头(1),且全角高清摄像头(1)安装于楼宇外部,所述走廊设备和应急楼道设备均包括多个指向标(2),且位于应急楼道的多个指向标(2)设置为上行指向和下行指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全角高清摄像头(1)分别安装于楼宇四周的侧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指向标(2)均连接有独立电源,所述独立电源为可更换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楼宇消防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指向标(2)均连接有独立电源,所述独立电源为可充电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赵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