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88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该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各待分类区域的供能指标数据;对供能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生成各待分类区域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包括各主成分的值;根据特征向量,对各待分类区域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分别确定每一类所对应的供能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并公开了相应的计算设备。

A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energy supply mode for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nergy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资源调度
,尤其涉及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及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化石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逐渐导致化石能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对可持续发展和高能效提出了重大挑战。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配电系统、能源(包括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地热能、交通等)条件、硬件装置情况、用户特征等不同,导致各区域的综合能源供电系统的发展水平不同。为了对各区域的综合能源供应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领,需要根据各区域的供能情况来分析各区域的能源供应特征,即供能模式。供能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实现综合能源供能系统的最佳经济性和最佳减排效果,以及构建一体化的综合能源供能系统,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配网环境中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及计算设备,以力图解决或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括步骤:获取各待分类区域的供能指标数据;对所述供能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生成各待分类区域的特征向量,所述特征向量包括各主成分的值;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各待分类区域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分别确定每一类所对应的供能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设备读取并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如上所述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案,获取待分类区域的供能指标数据,对供能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生成各待分类区域的特征向量,从而对原始数据进行降维,并消除原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减少后续计算量。随后,根据特征向量来对各待分类区域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分别确定每一类对应的供能模式,从而体现了各待分类区域的差异点和共同点,使供能模式的分类更加科学、合理、准确。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供能指标数据体系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反馈性等原则,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都实现了完善的考虑,具体从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本地能源供给情况、能源进口情况等八个维度选取相关指标,将实际能源系统中不引起重视的能源生产(供应)关联性指标也考虑入整个指标体系中。因此,本专利技术所创建的指标体系涵盖内容更加广泛,进一步使区域综合能源系统供能模式分类工作更加准确。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200的流程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聚类结果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云分布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配网环境中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设备100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0仅为一个示例,在实践中,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的计算设备可以是任意型号的设备,其硬件配置情况可以与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0相同,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0不同。实践中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的计算设备可以对图1所示的计算设备100的硬件组件进行增加或删减,本专利技术对计算设备的具体硬件配置情况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在基本的配置102中,计算设备100典型地包括系统存储器106和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104。存储器总线108可以用于在处理器104和系统存储器106之间的通信。取决于期望的配置,处理器10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μP)、微控制器(μC)、数字信息处理器(DSP)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处理器104可以包括诸如一级高速缓存110和二级高速缓存112之类的一个或者多个级别的高速缓存、处理器核心114和寄存器116。示例的处理器核心114可以包括运算逻辑单元(ALU)、浮点数单元(FPU)、数字信号处理核心(DSP核心)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示例的存储器控制器118可以与处理器104一起使用,或者在一些实现中,存储器控制器118可以是处理器104的一个内部部分。取决于期望的配置,系统存储器106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AM)、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ROM、闪存等)或者它们的任何组合。计算设备中的物理内存通常指的是易失性存储器RAM,磁盘中的数据需要加载至物理内存中才能够被处理器104读取。系统存储器106可以包括操作系统120、一个或者多个应用122以及程序数据1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应用122可以布置为在操作系统上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4利用程序数据124执行指令。操作系统120例如可以是Linux、Windows等,其包括用于处理基本系统服务以及执行依赖于硬件的任务的程序指令。应用122包括用于实现各种用户期望的功能的程序指令,应用122例如可以是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软件开发工具(例如集成开发环境IDE、编译器等)等,但不限于此。当应用122被安装到计算设备100中时,可以向操作系统120添加驱动模块。在计算设备100启动运行时,处理器104会从存储器106中读取操作系统120的程序指令并执行。应用122运行在操作系统120之上,利用操作系统120以及底层硬件提供的接口来实现各种用户期望的功能。当用户启动应用122时,应用122会加载至存储器106中,处理器104从存储器106中读取并执行应用122的程序指令。计算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有助于从各种接口设备(例如,输出设备142、外设接口144和通信设备146)到基本配置102经由总线/接口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括步骤:/n获取各待分类区域的供能指标数据;/n对所述供能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生成各待分类区域的特征向量,所述特征向量包括各主成分的值;/n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各待分类区域进行聚类;/n根据聚类结果,分别确定每一类所对应的供能模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综合能源供应系统的供能模式分类方法,在计算设备中执行,包括步骤:
获取各待分类区域的供能指标数据;
对所述供能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生成各待分类区域的特征向量,所述特征向量包括各主成分的值;
根据所述特征向量,对所述各待分类区域进行聚类;
根据聚类结果,分别确定每一类所对应的供能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供能指标数据包括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经济条件、本地资源供给条件、能源进口条件、能源外送条件、本地终端能源消费条件、能源生产供应关联性指标中的至少一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资源禀赋包括煤炭储量、石油储量/油气储量、天然气储量、平均风速、平均光照、水能资源潜在蕴藏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气候条件包括平均温度、降水量、平均湿度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经济条件包括GDP总量、产业结构、人口总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本地资源供给条件包括风电装机容量、燃煤电厂装机容量、燃气电厂装机容量、光伏装机容量、水电装机容量、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核电装机容量、储能容量、风电发电量、燃煤机组发电量、燃气机组发电量、光伏发电量、水电发电量、生物质发电量、核电发电量、煤炭生产量、油气产量、供热量、供冷量、本地输配电网容量、天然气管网容量、供热网络容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能源进口条件包括进口气量、跨区域输电网能量、跨区域输油管网容量、跨区域输气管容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能源外送条件包括外送电量、外送煤量、外送油量、外送气量、外送输电网容量、外送油管网容量、外送气管网容量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本地终端能源消费条件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冷负荷、终端煤炭消费量、终端石油消费量、终端天然气消费量中的至少一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鸣王雨晴叶嘉雯杨艳邱锋凯王世举伍声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