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63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2:05
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包括燃烧器、换热器、塔体和聚光镜,安装在锅炉下底板中心的燃烧器由混合器、自调节燃烧器头部、风机、助力系统和长明灯构成,燃烧器头部可根据热负荷自动调节燃烧火孔面积,保证可燃气稳定燃烧;换热器为一圈或若干圈换热管束,可燃气与空气混合进入燃烧器头部,实现部分预混或全预混燃烧,风机将空气送入炉膛使可燃气完全燃尽,烟气冲刷换热管束管间间隙,沿外圈换热管束向上流出换热器;外圈换热管束一侧被聚光镜反射的太阳能加热,一侧被可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工业废气或油田伴生气等可燃气的化学能,多能互补,节能减排,燃烧稳定,负荷调节比大。

A light heat Flare Tower with complementary chemical energy of gas and solar ener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及工厂可燃性废气洁净燃烧
,具体涉及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
技术介绍
我国是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同时我国环境治理还需严控。目前,不同领域产生的可燃性废气,如油田伴生气、工业废气等除部分采集利用外,有相当大一部分只能排空处理,对空气和周围环境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工厂大多采取燃烧可燃性废气的处理方式,但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存在燃烧不完全、燃烧效率低、冒黑烟、不安全、雨天易熄火等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如果可燃气废气不能完全燃烧,就会形成有毒云,给工厂和周边带来安全和环境风险;另一方面可燃性废气直接燃烧浪费大量能源,燃烧产生的热能无法利用,并且燃烧产生的污染物也会直接排空,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国家政策。由于传统火炬塔燃烧的缺陷,容易产生火雨等现象,因此火炬塔周围地面半径90米内不能布置设施,只能安放在空旷地带,极大浪费了空间资源。目前,太阳能吸热器是利用光热的核心部件,它将太阳的辐射能转化为工质的热能,工质带走的热能可引入各种储热器中,例如熔盐、蒸汽、固体储热器等,还可以辅助化石燃料锅炉工作,可确保均匀、稳定的热源输入。目前塔式太阳能接收器分为间接照射和直接照射两种,间接太阳能接收器也称外露式太阳能接收器,其主要特点是接收器向载热工质的传热工程不发生在太阳照射面,工作时聚焦入射的太阳能先加热受热面,受热面升温后再通过壁面将热量向另一侧工质传递。管式吸热器就属于这一类型,多根管子呈圆环布置,形成一个圆筒体,通过塔体周围的聚光镜聚焦形成的光斑直接照射在圆筒体外壁,以辐射方式使得圆筒体壁温升高;而载热工质从竖直管内流过,通过导热和对流方式吸收管壁传递的热量,从而成为可利用的高温热源。这种吸热器可采用水、熔盐、空气等多种工质,流体温度一般在100~600℃之间,压力≤120atm。管式吸热器的优点是可以接受来自塔四周范围内聚光镜反射、聚焦的太阳光,但是,其吸热器热效率较低,存在较大的热损失,并且由于只接受太阳能的局限性,无法全天利用。传统火炬塔和塔式太阳能吸热器存在相同的使用环境,市场上急需一种同时兼具火炬塔与光能吸热器的光热火炬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在传统火炬塔顶部布置光热锅炉,底部布置聚光镜,使光热锅炉外圈换热器外侧受聚光镜反射的太阳能换热,内侧受可燃气废气燃烧产生的热能换热,综合利用可燃气化学能和太阳能。这种新型光热火炬塔采用全预混或者部分预混燃烧,有效解决传统火炬塔燃烧不完全、冒黑烟等问题;光热锅炉本体一方面可有效利用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另一方面可解决传统火炬塔火雨、雨天易熄火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包括塔3,塔3顶部布置有光热锅炉,光热锅炉包括燃烧器1和换热器2,燃烧器1位于换热器2包绕构成的炉膛空间中心;所述燃烧器1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混合器1-2、燃烧器头部1-3、助力系统1-4、长明灯1-5和风机1-6六个部分构成,可燃气进气管道1-1与燃烧器1底部的混合器1-2连接,可燃气自可燃气进气管道1-1输送至混合器1-2,在混合器1-2中与混合器1-2底部的直流风道1-6-2送出的强制鼓风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部分预混或全预混的混合气,混合气进入燃烧器头部1-3空间,并从燃烧器头部1-3上开的多个火孔1-3-1向周向喷入炉膛空间燃烧,并在炉膛底部吹入的旋流二次风的助燃下完全燃烧;所述燃烧器头部1-3内部有突出的一根或多根导轨,形状与数量和混合器1-2整流段1-2-3的轨道1-2-4相对应;混合器1-2整流段1-2-3为圆环壁面,壁面外侧开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型轨道1-2-4,形状与数量和燃烧器头部1-3内部的导轨相对应,燃烧器头部1-3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导轨紧密嵌套在混合器1-2整流段1-2-3外围,使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自由移动,使得燃烧器头部1-3能够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炉膛区域火孔1-3-1面积大小;根据可燃气压力变化,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混合气压力随之变化,若处于高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大,燃烧器头部1-3被推动深入炉膛,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大,从而降低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脱火;若处于低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小,燃烧器头部1-3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滑出炉膛,燃烧器头部1-3位于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小,从而增加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回火;燃烧器头部1-3外围布置有长明灯1-5,有效防止火焰熄火,长明灯的可燃气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分支供气或者由专用燃气管道供气。所述助力系统1-4布置于炉膛外,与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混合气冲击的一侧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4-1和燃烧器头部1-3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4-1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助力系统1-4和风机1-6,助力系统1-4通过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信号的差异来辅助调节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换热器2由一圈或多圈换热管束构成;可燃气进气管道1-1、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设置在塔3内部,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分别与设置在换热器2的换热管束顶部的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出口集箱2-4连通;塔3底部周围布置有若干聚光镜4,聚光镜能够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使阳光反射至换热器2的外圈换热管束2-1-1上。所述助力系统1-4能够减小燃烧器头部1-3在轴向方向移动时受到的阻力,使变负荷调节更加灵敏,该助力系统1-4为电动助力系统或者电子液压助力系统或者机械液压助力系统。所述风机1-6根据压力传感器1-4-1传递的压力信号调整风机风量,使可燃气稳定、充分燃烧;风机1-6布置于换热器2外部,风机1-6将空气送入布置在炉膛底部的旋流风道1-6-1将二次风转变为旋流风送入炉膛助燃,使燃烧器1为扩散燃烧,或者将空气经过直流风道1-6-2送入混合器1-2,使燃烧器1转变为全预混燃烧;或者将空气同时送入旋流风道1-6-1和混合器1-2底部的直流风道1-6-2中,使燃烧器1为部分预混燃烧。若可燃性气体来源稳定,所述换热器2由三圈换热管束组成,分别为外圈换热管束2-1-1、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出口集箱2-4为独立的两个同心圆环集箱,设置在外圈换热管束2-1-1、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顶部,内层圆环集箱为工质出口集箱2-4,外层圆环集箱为工质进口集箱2-3;工质转弯集箱2-5为一个圆环集箱,进口是外圈换热管束2-1-1,出口是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能使工质从外圈换热管束2-1-1流入中圈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包括塔(3),其特征在于:塔(3)顶部布置有光热锅炉,光热锅炉包括燃烧器(1)和换热器(2),燃烧器(1)位于换热器(2)包绕构成的炉膛空间中心;/n所述燃烧器(1)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混合器(1-2)、燃烧器头部(1-3)、助力系统(1-4)、长明灯(1-5)和风机(1-6)六个部分构成,可燃气进气管道(1-1)与燃烧器(1)底部的混合器(1-2)连接,可燃气自可燃气进气管道(1-1)输送至混合器(1-2),在混合器(1-2)中与混合器(1-2)底部的直流风道(1-6-2)送出的强制鼓风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部分预混或全预混的混合气,混合气进入燃烧器头部(1-3)空间,并从燃烧器头部(1-3)上开的多个火孔(1-3-1)向周向喷入炉膛空间燃烧,并在炉膛底部吹入的旋流二次风的助燃下完全燃烧;/n所述燃烧器头部(1-3)内部有突出的一根或多根导轨,形状与数量和混合器(1-2)的整流段(1-2-3)的轨道(1-2-4)相对应;混合器(1-2)整流段(1-2-3)为圆环壁面,壁面外侧开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型轨道(1-2-4),形状与数量和燃烧器头部(1-3)内部的导轨相对应,燃烧器头部(1-3)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导轨紧密嵌套在混合器(1-2)整流段(1-2-3)外围,使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自由移动,使得燃烧器头部(1-3)能够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炉膛区域火孔(1-3-1)面积大小;/n根据可燃气压力变化,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混合气压力随之变化,若处于高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大,燃烧器头部(1-3)被推动深入炉膛,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大,从而降低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脱火;若处于低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小,燃烧器头部(1-3)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滑出炉膛,燃烧器头部(1-3)位于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小,从而增加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回火;/n燃烧器头部(1-3)外围布置有长明灯(1-5),有效防止火焰熄火,长明灯的可燃气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分支供气或者由专用燃气管道供气。/n所述助力系统(1-4)布置于炉膛外,与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混合气冲击的一侧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4-1)和燃烧器头部(1-3)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4-1)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助力系统(1-4)和风机(1-6),助力系统(1-4)通过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信号的差异来辅助调节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n所述换热器(2)由一圈或多圈换热管束构成;/n可燃气进气管道(1-1)、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设置在塔(3)内部,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分别与设置在换热器(2)的换热管束顶部的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出口集箱(2-4)连通;/n塔(3)底部周围布置有若干聚光镜(4),聚光镜能够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使阳光反射至换热器(2)的外圈换热管束(2-1-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包括塔(3),其特征在于:塔(3)顶部布置有光热锅炉,光热锅炉包括燃烧器(1)和换热器(2),燃烧器(1)位于换热器(2)包绕构成的炉膛空间中心;
所述燃烧器(1)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混合器(1-2)、燃烧器头部(1-3)、助力系统(1-4)、长明灯(1-5)和风机(1-6)六个部分构成,可燃气进气管道(1-1)与燃烧器(1)底部的混合器(1-2)连接,可燃气自可燃气进气管道(1-1)输送至混合器(1-2),在混合器(1-2)中与混合器(1-2)底部的直流风道(1-6-2)送出的强制鼓风的空气充分混合,形成部分预混或全预混的混合气,混合气进入燃烧器头部(1-3)空间,并从燃烧器头部(1-3)上开的多个火孔(1-3-1)向周向喷入炉膛空间燃烧,并在炉膛底部吹入的旋流二次风的助燃下完全燃烧;
所述燃烧器头部(1-3)内部有突出的一根或多根导轨,形状与数量和混合器(1-2)的整流段(1-2-3)的轨道(1-2-4)相对应;混合器(1-2)整流段(1-2-3)为圆环壁面,壁面外侧开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型轨道(1-2-4),形状与数量和燃烧器头部(1-3)内部的导轨相对应,燃烧器头部(1-3)通过一个或若干个导轨紧密嵌套在混合器(1-2)整流段(1-2-3)外围,使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自由移动,使得燃烧器头部(1-3)能够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炉膛区域火孔(1-3-1)面积大小;
根据可燃气压力变化,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混合气压力随之变化,若处于高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大,燃烧器头部(1-3)被推动深入炉膛,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大,从而降低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脱火;若处于低负荷下,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到的压力较小,燃烧器头部(1-3)在重力或外力的作用下滑出炉膛,燃烧器头部(1-3)位于炉膛内火孔(1-3-1)面积变小,从而增加混合气在火孔(1-3-1)出口流速,有效防止火焰回火;
燃烧器头部(1-3)外围布置有长明灯(1-5),有效防止火焰熄火,长明灯的可燃气由可燃气进气管道(1-1)分支供气或者由专用燃气管道供气。
所述助力系统(1-4)布置于炉膛外,与燃烧器头部(1-3)末端挡板受混合气冲击的一侧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4-1)和燃烧器头部(1-3)连接,该压力传感器(1-4-1)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助力系统(1-4)和风机(1-6),助力系统(1-4)通过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信号的差异来辅助调节燃烧器头部(1-3)沿导轨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
所述换热器(2)由一圈或多圈换热管束构成;
可燃气进气管道(1-1)、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设置在塔(3)内部,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分别与设置在换热器(2)的换热管束顶部的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出口集箱(2-4)连通;
塔(3)底部周围布置有若干聚光镜(4),聚光镜能够根据太阳位置自动调节角度使阳光反射至换热器(2)的外圈换热管束(2-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系统(1-4)能够减小燃烧器头部(1-3)在轴向方向移动时受到的阻力,使变负荷调节更加灵敏,该助力系统(1-4)为电动助力系统或者电子液压助力系统或者机械液压助力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6)根据压力传感器(1-4-1)传递的压力信号调整风机风量,使可燃气稳定、充分燃烧;
风机(1-6)布置于换热器(2)外部,风机(1-6)将空气送入布置在炉膛底部的旋流风道(1-6-1)将二次风转变为旋流风送入炉膛助燃,使燃烧器(1)为扩散燃烧,或者将空气经过直流风道(1-6-2)送入混合器(1-2),使燃烧器(1)转变为全预混燃烧;或者将空气同时送入旋流风道(1-6-1)和混合器(1-2)底部的直流风道(1-6-2)中,使燃烧器(1)为部分预混燃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燃气化学能与太阳能互补的光热火炬塔,其特征在于:若可燃性气体来源稳定,所述换热器(2)由三圈换热管束组成,分别为外圈换热管束(2-1-1)、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
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出口集箱(2-4)为独立的两个同心圆环集箱,设置在外圈换热管束(2-1-1)、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顶部,内层圆环集箱为工质出口集箱(2-4),外层圆环集箱为工质进口集箱(2-3);
工质转弯集箱(2-5)为一个圆环集箱,进口是外圈换热管束(2-1-1),出口是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能使工质从外圈换热管束(2-1-1)流入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换热管束(2-1-3);
工质进口集箱(2-3)与工质出口集箱(2-4)之间留有空隙,烟气由此空隙流进烟囱(2-2),并从烟囱(2-2)排出,工质出口集箱(2-4)内壁包绕着炉膛的上顶板(2-6-1),上顶板(2-6-1)和下底板(2-6-2)均包覆有耐火材料;
水循环系统由外圈换热管束(2-1-1)、中圈换热管束(2-1-2)、内圈换热管束(2-1-3)、工质进口集箱(2-3)、工质出口集箱(2-4)、工质转弯集箱(2-5)、工质进口管道(2-3-1)和工质出口管道(2-4-1)构成,炉膛内设置有上顶板(2-6-1)和下底板(2-6-2),使产生的高温烟气只能够横向冲刷内圈换热管束(2-1-3)和中圈换热管束(2-1-2),从中圈换热管束(2-1-2)的管间间隙流向外圈换热管束(2-1-1),外圈换热管束(2-1-1)相邻换热管管间没有间隙,构成一圈水冷壁面,烟气流到外圈换热管束(2-1-1)和中圈换热管束(2-1-2)之间的间隙时只能从工质进口集箱(2-3)与工质出口集箱(2-4)的间隙向上流动,通过烟囱(2-2)流出换热器(2);
冷工质从工质进口管道(2-3-1)进入工质进口集箱(2-3),通过连接在工质进口集箱(2-3)和工质转弯集箱(2-5)之间的外圈换热管束(2-1-1)向下流动进入工质转弯集箱(2-5),通过连接在工质出口集箱(2-4)和工质转弯集箱(2-5)之间的中圈换热管束(2-1-2)和内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钦新倪永涛曲腾刘明王云刚梁志远邵怀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