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椅子1,在这种椅子中,将设置于就坐部后部的靠背分为靠背上部框架55和靠背下部框架50,通过设有使该靠背部框架5整体向后倾斜的第一状态以及使该靠背部的上部框架55相对于所述靠背部的下部框架50向后倾斜的第二状态,且可以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由此可使就坐者对应于靠背部分的腰的上方自由运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椅子的结构,例如涉及适于在办公室等处工作的、能够提供就坐舒适性的椅子。可是,这种椅子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是整体使靠背部向后倾斜的,因此,在伸腰以振作精神时,或在必须保持直立状态转动肩膀而使上身向后仰以拿到后面的物体时,最终肩膀会碰到框架部分上,因此约束了肩膀的转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了可使就坐者上身自由转动的椅子。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任意地选择伸展整个身体而放松的状态,以及使靠背部上部相对于下部相对向后倾斜以使肩部附近保持自由的状态。另外,此处作为使靠背部上部向后倾斜的方法可采用在仍使靠背部下部保持直立的状态下使靠背部上部向后倾斜的情况,或在使靠背部整体向后倾斜的状态下仅使靠背部上部进一步向后倾斜的情况等方法等。另外,在使靠背部整体向后倾斜的情况下,若还使就坐部向后倾斜,那么在使靠背部整体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就坐者较深地坐入,从而提供了更良好的就坐舒适性。另外,在该专利技术中,在固定靠背部下部的状态下,当使靠背部上部向后倾斜时,能够进一步加大脊梁骨反向后仰的程度,从而能够使就坐者振作精神。另外,在使所述靠背部的上部向后倾斜的情况下,若使腰部以上的位置向后倾斜,则不但能够使颈部而且还能够使脊梁骨整体向后仰。另外,也可采用这样的结构,即设有相对于支承基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椅子的连杆部件,相对于该支承基部可自由转动地被连接的靠背框架,在设置于所述连杆部件以及靠背框架上的孔部内可插拔的销,并通过将该销插入所述两个孔部内,能够使所述连杆部件和靠背框架一体转动,并通过将所述销从其中的任意一个孔中拔出能使所述靠背框架独立转动。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插入销能够与连杆部件同时使整个靠背部一体向后倾斜,另外,通过拔出销,能够使连杆部件独立并使靠背部的上部相对向后倾斜。这样,能够使整个身体伸展,从而放松全身,同时也可反方向弯曲脊梁骨从而使就坐者振作精神。另外,作为使靠背部的上部向后倾斜的方法,也可采用在仍使靠背部的下部保持直立的状态下使靠背部上部向后倾斜的方法,或在靠背部整体向后倾斜的状态下仅使靠背部的上部进一步向后倾斜。图2为显示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直立状态的侧视图。图3为显示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第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图4为显示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椅子的第二种状态的侧视图。图5为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6为显示图5中X-X剖面的主要部分的视图。图7为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直立状态的侧视图。图8为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第一种状态的侧视图。图9为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椅子的第二种状态的侧视图。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显示说明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椅子1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这种椅子1设有安装在底脚2上的支承基部3,安装在所述支承基部3上的连杆6和连杆7,而且,还设有安装在所述连杆6和连杆7上、构成落座部的落座框架4,由靠背上部框架5和靠背下部框架50构成的靠背框架5。另外,除了这些部件以外可以装配适当的套子或垫子等。所述支承基部3是由倒三角形铝材制成的,其下侧安装在底脚2上,同时,通过轴61将连杆6安装在支承基部3斜边的顶端部分上。所述连杆6通过落座框架4前方两侧的轴40和轴61一边旋转一边移动。另外,在设置于所述连杆6上端的轴40和支承基部3的中心部分之间设有空气弹簧90,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杠杆,能够将所述空气弹簧90切换至固定状态和自由状态,以改变靠背上部框架5的倾斜。另外,在支承基部3斜边的大致中央部分设有扭杆72,将连杆7的一端固定于在扭杆72延伸方向的轴71上。所述连杆7是由从轴71向斜后方延伸的金属件构成的,所述连杆7的另一端侧可自由转动地装配在落座框架4的后部框架上。并且,所述连杆7通过扭杆72的力使连杆7的轴8侧向椅子1的前方侧(B侧)转动。另外,在所述连杆7的上部内表面侧设有连接在靠背上部框架55之间的空气弹簧91,通过持续的所述气体压力向前方侧(B侧)推压靠背上部框架55。另外,在所述空气弹簧91附近设有用于夹持并固定其轴的机构,因此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杠杆的操作,使所述空气弹簧91能在自由状态和固定状态之间切换。这样,在通过轴8安装的靠背上部框架55内侧,通过设置在连杆7上的轴70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靠背下部框架50。所述靠背下部框架50设有沿连杆7的大致延伸方向延伸的对应坐骨的框架51和从所述对应坐骨的框架51以大致直角向上方延伸的对应腰椎骨的框架52,另外,在所述对应腰椎骨的框架52的顶端部分还设有以圆弧状向椅子1的背后侧(A侧)弯曲的弯曲部52a。另外,在所述对应坐骨的框架51上设有用于连接左右设置的框架的连接部件53,在所述连接部件53和设置于落座框架4后方的框架之间安装有空气弹簧92。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弹簧92被长期保持在固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设置在靠背上部框架55内侧的空气弹簧91处于固定状态,能够使安装在轴8上的靠背上部框架55与连杆7共为一体地以轴71为中心转动,而且,通过使所述空气弹簧91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能够以轴8为中心转动。另外,所述靠背上部框架55与靠背下部框架50一样,使其下部向上方弯曲,同时,从所述弯曲部分通过靠背下部框架50的后方,延伸至就坐者的肩部附近。另外,在由此构成的靠背下部框架50和靠背上部框架55中设有彼此的自由端相对的图中未示出的悬臂梁状弹性片,另外还装配有包含所述弹性片的覆盖部件,以构成靠背部的身体接触面。下面,对切换具有这种结构的椅子的靠背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使靠背下部框架50和靠背上部框架55作为整体沿着A方向向后倾斜,并且,对处于使落座框架4与其连动的第一状态(图3)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在从使靠背下部框架50和落座框架4直立的状态(附图2)(即,在未落座的状态且使空气弹簧90自由的状态)变为使靠背框架5整体向后倾斜的第一状态(附图3)的情况下,固定空气弹簧91,同时使空气弹簧90处于自由状态。因此,靠背上部框架55能够与连杆7一体、以轴71为中心作较大的转动,并且,通过空气弹簧90处于自由状态,利用由支承基部3·连杆6·落座框架4·连杆7构成的4点连杆机构,使落座框架4向后倾斜。另外,与此相伴,伴随连杆7的转动也使靠背下部框架50向后倾斜,以便落座框架4和靠背框架5作为整体能够同步转动。另外,在从使靠背下部框架50和落座框架4直立的状态(附图2)变为使靠背上部框架55向后倾斜的第二状态(附图4)的情况下,使空气弹簧91处于自由状态,同时使设置在落座框架4下方的空气弹簧90处于固定状态。因此,使落座框架4和靠背下部框架50固定地直立时的位置上,仅靠背上部框架55能够以轴8为中心向A侧转动。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将设置在落座框架4后部的靠背框架5分为靠背上部框架55和靠背下部框架50,并使空气弹簧90和91在固定状态和自由状态之间切换,以此切换使靠背框架5整体向后倾斜的第一状态(附图3),以及在固定靠背下部框架50的状态下仅使靠背上部框架55向后倾斜的第二状态(附图4),因此,能够任意选择通过使靠背部整体向后倾斜而使整个身体放松的状态,以及使靠背部的上部相对向后倾斜的状态,从而获得自由状态。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将设置于就坐部后部的靠背分为上部和下部的椅子,其特征在于:采用使该靠背部整体向后倾斜的第一状态以及使该靠背部的上部相对于所述靠背部的下部向后倾斜的第二状态,且可以切换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洋二郎上田伸行堀木敏幸伊藤和幸
申请(专利权)人:科库友株式会社塔库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