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54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由两组以上螺旋换热单元同轴层叠套装组成;每个螺旋换热单元均包括微细管束及安装在微细管束两端的进气集气管和出气集气管;所述微细管束由两个以上微细管并列排布组成;每个微细管均由三个以上管段依次焊接形成,与进气集气管相连的一个管段为低温管段,与出气集气管相连的一个管段为高温管段,低温管段与高温管段之间的一个以上管段为中温管段;高温管段采用高温合金作为换热管材,中温管段采用不锈钢作为换热管材,低温管段采用铝或铜作为换热管材;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空气预冷器的换热性能、减轻空气预冷器自重、优化空气预冷器制造工艺以及降低空气预冷器制造成本,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

An air precooler with gradient heat transfer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冷器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
技术介绍
在高超声速吸气式组合发动机领域,使用预冷器将高温空气来流冷却以扩宽涡轮发动机工作包线是目前组合发动机领域采用的最为有效的手段。预冷器由多个预冷器膜片组成,预冷器膜片由多个的微细管并列排布组成,微细管均按照阿基米德螺线弯曲,微细管为超薄超细管;该预冷器具备轻质、高效的特点。当高马赫数数飞行时,高温空气来流总温可达1250K,预冷器壁面温度最高可达950K,普通预冷器材料难以承受,因此必须采用高温合金材料,预冷器全部采用高温合金材料具有以下不足:一,由于高温合金的超薄超细管制备工序复杂,其价格相比普通材料的超薄超细管昂贵;二,高温合金超薄超细管其折弯、螺旋等工艺性能较差;三,高温合金相比普通材料其密度较大,导致预冷器较重;四,高温合金材料其导热性能相比于铜、铝等普通材料较低,影响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能够提高空气预冷器的换热性能、减轻空气预冷器自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由两组以上螺旋换热单元(10)同轴层叠套装组成;/n每个螺旋换热单元(10)均包括微细管束及安装在微细管束两端的进气集气管(11)和出气集气管(18);所述微细管束(1)由两个以上微细管并列排布组成,每个微细管均按照阿基米德螺线弯曲,且每个微细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集气管(11)和出气集气管(18)相通;/n其特征在于,每个微细管均由三个以上管段依次焊接形成,与进气集气管(11)相连的一个管段为低温管段,与出气集气管(18)相连的一个管段为高温管段,低温管段与高温管段之间的一个以上管段为中温管段;高温管段采用高温合金作为换热管材,中温管段采用不锈钢作为换热管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梯度换热材料的空气预冷器,由两组以上螺旋换热单元(10)同轴层叠套装组成;
每个螺旋换热单元(10)均包括微细管束及安装在微细管束两端的进气集气管(11)和出气集气管(18);所述微细管束(1)由两个以上微细管并列排布组成,每个微细管均按照阿基米德螺线弯曲,且每个微细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集气管(11)和出气集气管(18)相通;
其特征在于,每个微细管均由三个以上管段依次焊接形成,与进气集气管(11)相连的一个管段为低温管段,与出气集气管(18)相连的一个管段为高温管段,低温管段与高温管段之间的一个以上管段为中温管段;高温管段采用高温合金作为换热管材,中温管段采用不锈钢作为换热管材,低温管段采用铝或铜作为换热管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梯度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马炜栋蒋雪峰吴狄侯泽兵马同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