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49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具有:叶轮,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马达,其沿轴向设置在叶轮的一侧,驱动叶轮旋转;该叶轮具有:叶轮基部,其沿轴向朝向马达的方向延伸,并且随着朝向马达的方向向径向外侧扩展,外翼,其沿周向设置在叶轮基部的外表面;马达具有:转子和定子;其中,转子具有转子架,该转子架的在轴向靠近叶轮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叶轮基部具有设置在叶轮基部远离马达的一侧的供流体流入的开口部以及将从开口部流入的流体引导到贯通孔的流路。由此,能够使流体流过马达内部,进而对马达内部进行冷却,抑制马达内部温度的上升。

Air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送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送风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技术介绍
送风装置被广泛引用于家电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等。例如,送风装置可以被应用于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以往,用于扫除机、吸尘器等的送风装置大部分是封闭式的,送风装置的马达的定子产生的热量容易积存在马达壳内,马达内部温度上升,从而导致送风装置的寿命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能够使流体流过马达内部,进而对马达内部进行冷却,抑制马达内部温度的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叶轮,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马达,其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叶轮的一侧,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叶轮具有:叶轮基部,其沿轴向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延伸,并且随着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向径向外侧扩展,外翼,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外表面;所述马达具有:转子,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其中,所述转子具有转子架,所述转子架的在轴向靠近所述叶轮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所述叶轮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远离所述马达的一侧的开口部,其供流体流入,以及将从所述开口部流入的流体引导到所述多个贯通孔的流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贯通孔沿周向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径向上中央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内表面、比所述开口部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內翼。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支承工具,其中,在轴向上,所述内翼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叶轮基部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靠近所述开口部,或者,在轴向上,所述内翼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与所述叶轮基部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位于同一平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内翼和所述外翼相对所述叶轮基部非对称地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沿轴向观察,所述內翼的截面形状为曲线型或直线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七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在所述內翼的截面形状为曲线型的情况下,所述内翼的径向外端部配置在比径向内端部靠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内翼为波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外翼的数量多于所述内翼的数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内翼在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如第四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内翼的数量为奇数,所述外翼的数量为奇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多个贯通孔与所述流路在轴向上对置的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送风装置还包括收纳所述叶轮和所述马达的罩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转子架的在轴向靠近叶轮的一侧上设置多个贯通孔,在叶轮基部设置将从开口部流入的流体引导到该贯通孔的流路,由此,能够使流体流过马达内部,进而对马达内部进行冷却,抑制马达内部温度的上升。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个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叶轮的结构的一个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个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马达的去掉转子的结构的一个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转子架的结构的一个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马达的结构的一个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送风装置的结构的一个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叶轮的结构的一个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专利技术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专利技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数形式“一”、“该”等包括复数形式,应广义地理解为“一种”或“一类”而并不是限定为“一个”的含义;此外术语“所述”应理解为既包括单数形式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术语“根据”应理解为“至少部分根据……”,术语“基于”应理解为“至少部分基于……”,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与沿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周向”。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的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便,并不限定马达在使用和制造时的方向。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送风装置100的结构的一个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100包括:叶轮101,其以旋转轴(OO’)为中心进行旋转;马达102,其沿轴向设置在叶轮101的一侧,驱动叶轮101旋转;叶轮101具有:叶轮基部1011,其沿轴向朝向马达102的方向延伸,并且随着朝向马达102的方向向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n叶轮,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n马达,其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叶轮的一侧,驱动所述叶轮旋转;/n所述叶轮具有:/n叶轮基部,其沿轴向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延伸,并且随着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向径向外侧扩展,/n外翼,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外表面,/n所述马达具有:/n转子,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n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转子具有转子架,所述转子架的在轴向靠近所述叶轮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n所述叶轮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远离所述马达的一侧的开口部,其供流体流入,以及将从所述开口部流入的流体引导到所述多个贯通孔的流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风装置,其包括:
叶轮,其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马达,其沿轴向设置在所述叶轮的一侧,驱动所述叶轮旋转;
所述叶轮具有:
叶轮基部,其沿轴向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延伸,并且随着朝向所述马达的方向向径向外侧扩展,
外翼,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外表面,
所述马达具有:
转子,其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有转子架,所述转子架的在轴向靠近所述叶轮的一侧上设置有多个贯通孔,
所述叶轮基部具有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远离所述马达的一侧的开口部,其供流体流入,以及将从所述开口部流入的流体引导到所述多个贯通孔的流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贯通孔沿周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部设置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径向上中央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叶轮基部的内表面、比所述开口部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內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轴向上,所述内翼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比所述叶轮基部的靠近所述马达一侧的端部的位置更靠近所述开口部,或者,在轴向上,所述内翼的靠近所述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旻张学超张铁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