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80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风塔表面凹槽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包括架体,架体内下部固定有托板,托板上端固定有上伸缩缸,上伸缩缸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顶杆,顶杆上端固定有顶架,架体下端固定有下板,丝杠上螺纹连接有螺套,螺套外缘套设固定有长齿轮,螺套下方设置有弧形的下顶板,长齿轮后侧滑动设置有与其啮合的横向齿条,齿条右侧的下板下端固定有横向的下伸缩缸,下伸缩缸的伸缩杆与齿条右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移动和调整位置,可快速在塔筒里面进行移动,解决之前撑圆工装在风塔塔杆的内部靠人力竖立及移动的问题,具有高效,准确,方便的特点。

A kind of mobile tooling for dealing with the surface depression of large diameter wind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风塔表面凹槽修复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
技术介绍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的震动,为一个重要部件,凹陷缺陷造成塔筒的支撑力大幅度下降,在风塔服役期内会造成倒塔的风险。为此DIN18800-4:1990-11标准对塔筒凹陷偏差做了规定。超过标准规定偏差的塔筒,必须进行校圆。近年来随着海洋风电的发展,大直径的塔筒陆续出现,传统的撑圆工装越做越长,给工人在操作时带来很大的难度,对于大直径的塔筒在撑圆过程中,工装使用起来比较困难。例如目前在制5.5m直径海洋风电的塔筒,撑圆工装长度达到5m,工装在竖立的过程中相当费力,每校正一个凹陷部位,需要竖立一次,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再次倾倒,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快速移动和调整位置,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架体(1)内下部固定有托板(8),托板(8)上端固定有上伸缩缸(7),上伸缩缸(7)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与其同心的顶杆(3),顶杆(3)上端固定有顶架,架体(1)下端固定有下板(9),下板(9)上开设有与上伸缩缸(7)同心的开孔(12),托板(8)下端固定有与开孔(12)同心的丝杠(17),丝杠(17)下端贯穿开孔(12),丝杠(17)上螺纹连接有螺套(18),螺套(18)外缘套设固定有长齿轮(19),螺套(18)下方设置有弧形的下顶板(14),下顶板(14)两侧固定有竖直的光杆(13),光杆(13)贯穿下板(9)并与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架体(1)内下部固定有托板(8),托板(8)上端固定有上伸缩缸(7),上伸缩缸(7)的伸缩杆上端固定有与其同心的顶杆(3),顶杆(3)上端固定有顶架,架体(1)下端固定有下板(9),下板(9)上开设有与上伸缩缸(7)同心的开孔(12),托板(8)下端固定有与开孔(12)同心的丝杠(17),丝杠(17)下端贯穿开孔(12),丝杠(17)上螺纹连接有螺套(18),螺套(18)外缘套设固定有长齿轮(19),螺套(18)下方设置有弧形的下顶板(14),下顶板(14)两侧固定有竖直的光杆(13),光杆(13)贯穿下板(9)并与其滑动配合,光杆(13)上端固定有挡板(15),挡板(15)与下板(9)之间的光杆(13)上套设有弹簧(16),长齿轮(19)后侧滑动设置有与其啮合的横向齿条(21),齿条(21)右侧的下板(9)下端固定有横向的下伸缩缸(11),下伸缩缸(11)的伸缩杆与齿条(21)右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处理大直径风塔表面凹陷的移动式工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