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46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开采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填体顶部2‑4m的采空区采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充填,有效防止上水平及充填体下渗至下部充填体,起到隔水层的作用;另外,采用掘进矸石充填最后2m,然后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进行砂浆灌缝,由于掘进矸石粒径适中、级配良好,大大减少了胶结材料及水的用量,同时提高了滤水效果,解决了混凝土体积变形问题,提高了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及抗渗性;在充填体顶部设置的加固装置及其结构设置,对灌缝砂浆进行挤压,提高了充填体的排水效果,同时使砂浆快速达到充分灌缝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充填体的承受强度,实现安全采矿。

A filling method of goa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开采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
技术介绍
采用充填法处理采空区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充填采矿法在我国矿山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尾砂充填,传统的矿房充填设计采用全尾砂非胶结充填,最后充填体顶部六米采用胶结充填接顶,胶结材料为水泥,但由于胶结充填料中骨料为全尾砂,粒度较小,无粗骨料,造成混凝土含水量大,容易在凝固过程中出现裂缝、响度较低,抗渗、耐磨及耐久性差,难以达到生产要求,且充填料浆脱水一直是采用尾砂充填采矿法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其脱水的速度以及效果直接影响着矿山采矿的进度和井下环境。充填体顶部硬度不够,铲车等在上容易产生压痕、打窝,为提高充填体有效脱水,调高充填体顶部硬度,实现全尾砂充填体上的安全采矿,有必要设计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所述方法的填充材料为全尾砂、掘进矸石、灰砂比为1:6的砂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填充材料为全尾砂、掘进矸石、灰砂比为1:6的砂浆;所述方法包括:/n(1)对采空区顶部和边帮进行测量;/n(2)对充填体顶部4m以下采用全尾砂非胶结充填;/n(3)对充填体顶部4m以上采用掘进矸石、灰砂比为1:6的砂浆胶结充填接顶,所述胶结材料为胶固粉:/nS1、采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向上充填2m;/nS2、采用掘进矸石充填最后2m,然后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进行砂浆灌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填充材料为全尾砂、掘进矸石、灰砂比为1:6的砂浆;所述方法包括:
(1)对采空区顶部和边帮进行测量;
(2)对充填体顶部4m以下采用全尾砂非胶结充填;
(3)对充填体顶部4m以上采用掘进矸石、灰砂比为1:6的砂浆胶结充填接顶,所述胶结材料为胶固粉:
S1、采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向上充填2m;
S2、采用掘进矸石充填最后2m,然后用灰砂比为1:6的砂浆进行砂浆灌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进行砂浆灌缝后,利用设置在充填体顶部的加固装置进行按压排水,提高充填体强度,通过设置在充填体顶部2m以上的充填体内的脱水机构进行充填体的脱水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装置包括按压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与按压板一侧边缘连接的联动杆、与按压板另一侧铰接的支撑杆、与联动杆连接的伸缩油缸、与伸缩油缸平行设置的弹簧、与伸缩油缸固定连接的旋转板,所述旋转板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与充填体顶部两侧的矿房内壁连接;当按压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支撑杆垂直于按压板,所述弹簧与伸缩油缸的夹角为0-40度;所述支撑杆和弹簧的顶端均与旋转板底面固定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一端与按压板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或铰接,另一端与伸缩油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或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中间向背离按压板的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矿房采空区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旋转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英郭同晓张纪堂石帅徐新海周涌孙钦栋孟亚辉姜楠岳如友孔德阔张玉勇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会宝岭铁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