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矿山采矿
,具体涉及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
技术介绍
缓倾斜中厚、厚大矿体是采矿界公认的难采矿体,这类矿体倾角缓,崩落矿石不能靠自重在底部完全放出,出矿必须使用运搬设备,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管理困难,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目前,国内广泛采用房柱法、分段崩落法和底盘漏斗法等采矿方法,但房柱法矿柱的永久损失、使用范围小,房柱法要求顶板围岩相对稳固,矿体真厚度不能太大;分段崩落法采切比大、开采成本高;底盘漏斗法底部结构复杂、采矿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矿块构成要素:将矿体沿着垂直方向划分开采中段,开采中段高度为50m,每个开采中段划分为2-3个回采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6-25m,在每个开采中段内,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60m,宽为10-15m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矿块构成要素:将矿体沿着垂直方向划分开采中段,开采中段高度为50m,每个开采中段划分为2-3个回采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6-25m,在每个开采中段内,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60m,宽为10-15m,矿块划分为矿房和间柱,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长45-48m,间柱垂直矿体方向布置长12-15m;/n步骤2)采切工程:在间柱中间位置布置穿脉上山,沿着矿体下盘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运输回风巷布置在上分层矿体下盘,凿岩上山、出矿上山布置于矿房下盘,均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在穿脉上山、出矿上山中间隔8-10m掘出矿横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倾斜中厚矿体空场采矿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矿块构成要素:将矿体沿着垂直方向划分开采中段,开采中段高度为50m,每个开采中段划分为2-3个回采分段,回采分段高度16-25m,在每个开采中段内,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矿块长60m,宽为10-15m,矿块划分为矿房和间柱,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长45-48m,间柱垂直矿体方向布置长12-15m;
步骤2)采切工程:在间柱中间位置布置穿脉上山,沿着矿体下盘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运输回风巷布置在上分层矿体下盘,凿岩上山、出矿上山布置于矿房下盘,均掘至运输回风巷位置,在穿脉上山、出矿上山中间隔8-10m掘出矿横巷,使之与凿岩上山贯通,在运输回风巷与穿脉上山贯通位置巷道边上布置矿石溜井,在矿房底部沿矿体走向布置切割巷道,在切割巷道中间位置布置切割天井,以切割天井为爆破自由面,从中间向两头爆破形成切割槽,以切割槽为自由面爆破形成V型集矿堑沟;
步骤3)回采工作
凿岩爆破:在凿岩上山中用YGZ-90凿岩机凿上向扇形中深孔,边孔角度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荣,赵文奇,刘财林,高文革,张亭,贾青春,焦满岱,周健强,张睿,孟慧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矿冶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