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辉专利>正文

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44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包括窗台和窗体,所述窗台分为上窗台和下窗台,所述窗体通过销轴与上窗台转动连接,所述窗体固定连接有推手,所述窗台靠近窗体的部分设有凹槽块,所述凹槽块与窗体相互配合卡设,所述下窗台的内壁中固定有电盒,所述电盒中设有导电装置,所述窗体分别由夹层玻璃、空腔组成,所述空腔的两个对称的底面分别胶合有一层透明的导电膜并以空腔中空气为介质组成平行板电容器。优点在于:噪音入窗前通过对压电陶瓷的作用对由两个导电膜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进行充电,在螺旋结构的导线的作用下使空腔中产生磁场,从而使氧气移动;并在击穿空腔的状态下通过膨胀将氧气放出,补充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成分。

An automatic ventilation window for anti noise of high-rise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在生活中中常常会受到噪音的干扰,由于楼层较高,缺少了绿化带、行道树等隔离物对噪音的遮挡作用,并且接受噪音的范围增大,因此噪声产生频率较高,因此高层建筑中通常需要将门窗紧闭,来避免噪音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这样的缺陷在于,室内空气不流通,空气质量变差。其中由于室内常常封闭,则在室内生活时,氧气消耗较大,而无法补充,影响生活,而开窗通风则将受到噪音困扰,现有技术通过安装新风系统实现通风和换气,则需要通过鼓风机从地面向上引风,耗费大量的电能,并且安装管道较为麻烦,需要手动控制调节,较为繁琐和浪费,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层建筑中为了隔绝噪音而使得窗户长时间关闭,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较差,氧气含量较低,而提出的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包括窗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包括窗台(1)和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1)分为上窗台和下窗台,所述窗体(2)通过销轴与上窗台转动连接,所述窗体(2)固定连接有推手(3),所述窗台(1)靠近窗体(2)的部分设有凹槽块(7),所述凹槽块(7)与窗体(2)相互配合卡设,所述下窗台的内壁中固定有电盒(4),所述电盒(4)中设有导电装置;/n所述窗体(2)分别由夹层玻璃(21)、空腔(22)组成,所述空腔(22)的两个对称的底面分别胶合有一层透明的导电膜(23)并以空腔(22)中空气为介质组成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所述导电膜(23)在空腔(22)外的部分共同电连接有导线(24),所述导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防噪用自动换气窗,包括窗台(1)和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台(1)分为上窗台和下窗台,所述窗体(2)通过销轴与上窗台转动连接,所述窗体(2)固定连接有推手(3),所述窗台(1)靠近窗体(2)的部分设有凹槽块(7),所述凹槽块(7)与窗体(2)相互配合卡设,所述下窗台的内壁中固定有电盒(4),所述电盒(4)中设有导电装置;
所述窗体(2)分别由夹层玻璃(21)、空腔(22)组成,所述空腔(22)的两个对称的底面分别胶合有一层透明的导电膜(23)并以空腔(22)中空气为介质组成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所述导电膜(23)在空腔(22)外的部分共同电连接有导线(24),所述导线(24)的一部分缠绕平行板电容器并构成螺旋线圈结构;
所述空腔(22)对称的两个侧壁分别开设有一个出气孔(25),所述出气孔(25)贯穿窗体(2)的内壁,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