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540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所述回收装置包括锚头固定装置、连接绳索和顶部回收装置,锚头固定装置包括带孔螺丝和固定于伞型锚的锚头主杆两侧的滑轮,两个锚板的一端与锚头主杆转动连接,顶部回收装置包括卷扬机及配套固定支架,卷扬机固定于配套固定支架;带孔螺丝将连接绳索的一端固定于伞型锚的锚板上,连接绳索的另一端经由固定于锚头主杆的滑轮后沿锚杆向上与顶部回收装置的卷扬机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连接绳索和滑轮,利用带孔螺丝将连接绳索固定在锚板上,利用卷扬机牵引,使得锚板在上拉过程中保持合拢状态,抵抗拖动过程中的土阻力,实现伞型锚的有效回收,整个回收工艺非常简单,施工速度快、效率高。

A mechanical recovery device of umbrella anchor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体加固
,具体是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非注浆锚固方法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土工构筑物抢险加固措施,主要是利用土体自身的抗力来提供加固所需的锚固力,施工完成后即可发挥作用,能有效适应抢险加固要求,如邹维列等专利技术的一种玻璃钢螺旋锚及其使用方法(CN201110427770.0)、程展林等专利技术的一种抢险专用击入式伞型锚及应用方法(ZL201510413982.1)等。其中,伞型锚是近些年提出来的锚固方法,其主要利用锚头在土体内部张开后,借助于土体自身的抗力提供所需的锚固力。以上这些锚固装置在抢险服务期完成后,锚板已经在土体中张开,通过拉拔设备将锚头拉出不仅需要非常大的拉拔力,还会造成锚固设施结构损坏,无法实现锚固结构的完整回收和重复再利用。由于锚固结构中的金属材料和灌浆材料留存在土体中,无法进行有效回收,一方面影响后续永久加固工程的实施,另一方面占用地下空间,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环境的污染,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效益较差。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包括锚头固定装置(1)、连接绳索(2)和顶部回收装置(3),锚头固定装置(1)包括带孔螺丝(4)和固定于伞型锚的锚头主杆(9)两侧的滑轮(5),两个锚板(10)的一端与锚头主杆(9)转动连接,顶部回收装置(3)包括卷扬机(12)及配套固定支架(13),卷扬机(12)固定于配套固定支架(13);带孔螺丝(4)将连接绳索(2)的一端固定于伞型锚的锚板(10)上,连接绳索(2)的另一端经由固定于锚头主杆(9)的滑轮(5)后沿锚杆向上与顶部回收装置(3)的卷扬机(1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伞型锚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包括锚头固定装置(1)、连接绳索(2)和顶部回收装置(3),锚头固定装置(1)包括带孔螺丝(4)和固定于伞型锚的锚头主杆(9)两侧的滑轮(5),两个锚板(10)的一端与锚头主杆(9)转动连接,顶部回收装置(3)包括卷扬机(12)及配套固定支架(13),卷扬机(12)固定于配套固定支架(13);带孔螺丝(4)将连接绳索(2)的一端固定于伞型锚的锚板(10)上,连接绳索(2)的另一端经由固定于锚头主杆(9)的滑轮(5)后沿锚杆向上与顶部回收装置(3)的卷扬机(12)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伞型锚进入土体过程中,通过卷扬机(12)给连接绳索(2)施加拉力使其紧绷,在连接绳索(2)拉力作用下锚板(10)呈合拢状态,直至锚头(6)击入土层至预定深度;伞型锚张拉前撤去连接绳索(2)的拉力,使其呈松弛状态,张拉过程中锚板(10)与锚头主杆(9)脱离,在土体阻力作用下展开并刺入土体内;伞型锚回收过程中,向孔深方向击打伞型锚杆,锚头向前运动带动锚板(10)收拢,给连接绳索(2)施加拉力,使锚板(10)保持合拢状态,将锚头(6)拖出土体完成回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索(2)为直径2.0-5.0mm的柔性钢丝绳或高强度尼龙绳,抗拉强度不小于10kN;连接绳索(2)绕过固定于锚头主杆(8)的直径10mm的滑轮(5),穿过带孔螺丝(4),扭紧螺丝后固定于锚板(10)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械式回收装置及应用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辉方择陈航胡胜刚任佳丽熊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