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纱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36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它包括单锭检测装置、控制线和停锭执行装置,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和停锭执行装置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光孔柱、铝型材、电路板、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铝型材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管板,所述灯管板上并排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通过光孔柱固定支撑,光孔柱设置在铝型材上,光孔柱外设有外壳封闭;每个电路板的灯管板均设有一条控制线连接一个停锭执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光电系统,不易受到外界磁场或者机器造成的干扰,并且采用特殊红外波段,不受外界可见光干扰。

Broken yarn det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断纱检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断纱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细纱机是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捻、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细纱机在加捻过程中容易出现断纱,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名前车工人和一名后车工人,有些车间甚至需要更多的工人进行巡回,以巡视有没有断纱,便于及时发现生产工序中的质量问题并处理。然而,在经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工人巡视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有时断纱了却不能及时发现,从而造成需要对经轴进行重新拆装,影响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一般细纱机上都设置有断纱检测机构和报警装置,在细纱机的每个纱锭上都安装有一个断纱检测机构和报警器。目前现有棉纺行业中的细纱机在进行断纱检测时,当纱锭的纱线断开时,相应纱锭上安装的断纱检测机构能够检测到,并传递信号给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发出信号,提醒工人及时处理,但是通常会出现漏检的情况,当工人漏检时,粗纱继续喂入,产生粗纱浪费以及飞花、绕花现象,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锭检测装置、控制线和停锭执行装置,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和停锭执行装置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光孔柱、铝型材、电路板、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铝型材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管板,所述灯管板上并排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通过光孔柱固定支撑,光孔柱设置在铝型材上,光孔柱外设有外壳封闭;每个电路板的灯管板均设有一条控制线连接一个停锭执行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锭检测装置、控制线和停锭执行装置,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和停锭执行装置之间通过控制线连接;所述单锭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光孔柱、铝型材、电路板、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铝型材内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灯管板,所述灯管板上并排设有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通过光孔柱固定支撑,光孔柱设置在铝型材上,光孔柱外设有外壳封闭;每个电路板的灯管板均设有一条控制线连接一个停锭执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型材呈倒置的7字型,它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口下方延伸有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段与第三连接段垂直连接,第三连接段与第四连接段垂直连接,所述二连接段上设有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之间形成电路板卡槽,第二卡柱和第一连接段之间形成电线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上方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四连接段远离第三连接段的一端上方设有第二连接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端部均呈蘑菇头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柱和第二卡柱的顶部两侧做圆滑过渡,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直角做圆滑过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纱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垂直连接的盖板和封板,呈L型,所述盖板的中部上方设有受力盖,所述受力盖呈倒扣的U型盖,正面和底部开口,即受力盖下方的盖板部位设为开口;所述盖板的两端中部个设有一个电路板卡槽,盖板的开口部位两侧边缘设有对称的上卡槽,所述封板的两端底部各设有一个下卡槽。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恒朱刘斌王之初胡澄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凡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