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5266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5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环氧树脂60~90份;多层复合纳米片5~30份;固化剂2~5份;第一有机溶剂0.5~2份;所述多层复合纳米片为表面接枝增韧类聚合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增韧类聚合物和含环氧基的聚合物改性二氧化硅,将得到的多层复合纳米片用于制备还原树脂复合材料,可以达到较高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同时保证了纳米填料在体系中的分散性。

A nano flake epoxy composit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许多生物的硬组织材料,如骨、牙齿或贝壳等都是由矿物颗粒和蛋白质组分构成的。它们往往拥有超高的强度与韧性,例如,贝壳中含有95%的碳酸钙纳米片和5%的生物聚合物,其硬度却是其组分的3000倍。这些生物硬组织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不同尺度和方向上都有拥有规则的多层分级的结构体系。传统纳米复合材料通常是由熔融共混、浇铸或原位聚合而成,与天然生物材料相比,其强度与韧性都很难满足需求。这主要是由于体系中纳米填料与组分之间的连接性较差,且分布和排列不均匀而导致的。目前,组装的方法主要包括冰模板组装法、层层自组装法、电沉积组装法、机械力组装法、真空过滤组装和化学自组装法。制备出的仿贝壳层状复合材料在机械性能上都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材料的共同特点为都需要较高比例的纳米填料、规则有序的层状结构和强韧的有机-无机界面,在目前条件下无法扩大化生产。因此需要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能够生产得到高强度的仿贝壳结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片-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所述多层复合纳米片为表面接枝增韧类聚合物的二氧化硅纳米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类聚合物为橡胶,选自丁腈橡胶、丁基橡胶、丁苯橡胶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类聚合物外侧还接枝有含环氧基的聚合物,所述含环氧基的聚合物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树枝状聚酰胺、聚己内酯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有机胺类固化剂,选自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第一有机溶剂为丙酮和/或N,N-二甲基甲酰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持续搅拌条件下,将第一有机溶剂加入到环氧树脂中,依次加入多层复合纳米片和固化剂,得到反应体系;
(2)25~35min后将反应体系倾倒于平板表面,沿同一方向进行剪切,固化后得到所述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层复合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增韧类聚合物溶解于第二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氧化硅纳米片,分散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物;
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回流条件下反应10~12小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雨王琳刘冬丽蒋沅峰丁龙龙冯飞李本鑫李璞珺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