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18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第一管道、串联在第一管道上的水箱和泵体;药罐,封装有消毒药品,包括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接通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通过第一管道和出水管将药罐与净水机内部的管道连通,并在泵体的作用下,形成药罐、水箱、泵体、再回到药罐的第一循环回路,将消毒药品均匀的混合,得到符合消毒要求的消毒液。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人工添药的步骤,同时药品与水混合制得消毒液的过程中,消毒液在相对封闭的循环回路中不易向外界挥发,提高了消毒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还防止员工受挥发的消毒液的影响。

A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净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净水机。
技术介绍
净水设备无论在家庭、办公室等私人场所,还是在工厂、食堂等公共场所都是常见的设备。对于净水设备,在整机调试完成后需要对整机进行消毒。现有的净水设备通常包括串联在一起的,过滤组件,泵体以及水箱。对整机消毒的重点为针对净水设备的滤芯等过滤组件进行消毒处理。现有的对净水设备消毒的方法为手动向净水设备内添加消毒药品,由于消毒药品具有一定腐蚀性,同时消毒药品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消毒人员将药品投放在到设备中时,需要在设备中存留水以溶解消毒药品。消毒人员在手动消毒过程中,药品在水中溶解,并向空气中挥发,消毒人员吸入消毒药品影响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直接向水中添加消毒药品易挥发不利于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净水机。一种净水机,包括:第一管道、串联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的水箱和泵体;药罐,封装有消毒药品,包括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接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药罐,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下游,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和第一管道构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第一进水管接通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游位置。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一水阀位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到之间。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三水阀和第五水阀。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四水阀。还包括:第二水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下游。所述泵体设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入口的上游。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设置;单向阀,设于所述水箱的上游,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位置位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之间。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反渗透过滤膜,设于所述单向阀的上游;动力水泵,设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膜的上游。所述水箱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受控于第六水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包括:第一管道、串联在所述第一管道上的水箱和泵体;药罐,封装有消毒药品,包括第一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分别接通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本专利技术采用预先封装好的药罐,接入净水机。需要消毒时,通过第一管道和出水管将药罐与净水机内部的管道连通,并在泵体的作用下,形成药罐、水箱、泵体、再回到药罐的第一循环回路。水在第一循环回路内部流动时,不断的流经药罐,从而在相对封闭的第一循环回路内,将消毒药品均匀的混合,得到符合消毒要求的消毒液。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人工添药的步骤,同时药品与水混合制得消毒液的过程中,消毒液在相对封闭的循环回路中不易向外界挥发,提高了消毒步骤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还防止员工受挥发的消毒液的影响。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还包括:第一过滤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第二进水管,一端连通所述药罐,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下游,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和第一管道构成第二循环回路。第一过滤装置,在净水机内正常使用时,用于过滤净化流经的水。当第一循环回路中循环混合一定时间后,说明循环中的消毒液浓度符合消毒要求,此时关闭第一进水管,打开第二进水管,将第一过滤装置串联接入形成第二循环回路。在第二循环回路内,消毒液循环冲洗第一过滤装置,达到充分消毒的要求,提高消毒的效率。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第一进水管接通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游位置。使第一循环回路避开第一过滤装置,防止为充分混合的浓度不均匀的消毒药品进入第一过滤装置,防止浓度过高的消毒药液腐蚀破坏第一过滤装置,浓度过低的消毒液进入第一过滤装置无法充分消毒。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水阀,所述第一水阀位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到之间。第一水阀进一步起到将第一过滤装置与第一循环回路相隔离的作用。一方面保证消毒药品充分的与水混合,另一方面防止未混合充分的消毒液提前进入第一过滤装置。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三水阀和第五水阀。第三水阀和第五水阀分别控制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与第一管道切换接通,从而分别构成第一循环回路和第二循环回路。实现净水机在消毒过程中进行自动化控制。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四水阀。第四水阀控制储水罐的开闭,从而控制药罐输出端是否导通。在净水机正常使用过程中,防止水进入药罐。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还包括:第二水阀,设于所述第一管道上,位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下游。第一管道的输出端连通净水机的出口,或者用户的用水网络。第二水阀防止消毒液在消毒步骤中通过,防止消毒液污染用户的用水网络。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泵体设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入口的上游。若泵体设于第一进水管上,则在切换消毒模式时,泵体位于不工作的水路上失效。因此本方案中泵体位于第一进水管的上游,既可以服务第一循环回路、也可以服务第二循环回路,在净水机正常使用时,泵体也可以为净水提供动力。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第二过滤装置,靠近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设置;单向阀,设于所述水箱的上游,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位置位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水箱的进水口之间。第二过滤装置,将进入进水机的水先进行一次过滤后再进入水箱,提高了净水机的净水效率。同时单向阀防止在净水机消毒过程中,消毒液发生倒流。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反渗透过滤膜,设于所述单向阀的上游;动力水泵,设于所述反渗透过滤膜的上游。反渗透过滤膜进一步提高了净水机的净水效果,动力水泵为水经过反渗透过滤膜提供动力,从而提高水通过反渗透过滤膜的速度。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净水机,所述水箱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受控于第六水阀。消毒后可通过第六水阀将消毒液排出净水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净水机正常工作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净水机通过第一循环回路混合消毒药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循环回路结构示意图;图5为关闭第六水阀时净水机内部循环冲洗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管道(1)、串联在所述第一管道(1)上的水箱(15)和泵体(16);/n药罐(2),封装有消毒药品,包括第一进水管(21)和出水管(23),所述第一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3)分别接通所述水箱(15)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道(1)、串联在所述第一管道(1)上的水箱(15)和泵体(16);
药罐(2),封装有消毒药品,包括第一进水管(21)和出水管(23),所述第一进水管(21)和所述出水管(23)分别接通所述水箱(15)的出水口和进水口,并构成第一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过滤装置(17),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上;
第二进水管(22),一端连通所述药罐(2),另一端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7)的下游,所述第二进水管(22)与所述出水管(23)和第一管道(1)构成第二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1)接通所述第一管道(1)上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7)的上游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上设有第一水阀(18),所述第一水阀(18)位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1)到所述第一过滤装置(17)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1)和第二进水管(22)上分别设有第三水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曌张量李友铃周健吕剑明陈子斌董小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