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及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污染治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及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渗透阻隔主要通过可渗透反应墙(PRB)中的填充介质对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离子等进行选择性阻断。PRB是一个填充有活性反应介质材料的被动反应区,当污染的地下水通过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反应介质发生物理、化学等作用而被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具体地说,PRB中含有能去除污染物的氧化还原剂、螯合剂、络合剂、吸附剂、沉淀剂或微生物,当污染物随水流通过预先设置好的PRB时,污染物可以被还原、吸附、沉淀或生物降解。渗透反应墙不仅避免了传统的原位处理技术中的治理耗时长、工程费用昂贵、对修复区干扰大、污染反弹等缺点,而且与异位修复技术相比,不破坏本体结构,不占用地上处理空间,减少了存储、搬运及回灌工作,极大地减少了成本。现有技术中的渗透反应墙技术对重金属的去除率较低,特别是长期使用后,重金属去除率会逐渐下降。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包括可渗透反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英砂20-40份、活性炭20-40份、铁粉25-60份;所述石英砂的粒度为32-100目;所述铁粉的粒径为0.050-10μm;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0.9-2.2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包括可渗透反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渗透反应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英砂20-40份、活性炭20-40份、铁粉25-60份;所述石英砂的粒度为32-100目;所述铁粉的粒径为0.050-10μm;所述活性炭的粒径为0.9-2.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8-20重量份的填料,所述填料为膨润土、珍珠岩、硅镁土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质量比为(1-1.5):(5-8):(3-5)的膨润土、珍珠岩、硅镁土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3-8重量份的石灰和10-15重量份的石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5-10重量份的沸石。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污染物迁移控制用渗透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10-15重量份的高分子聚合物,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丙烯、聚丙烯腈、聚环氧乙烷、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祥营,程越迈,龚巍峥,任岳,高淼,张孝娟,何斌,张钰,王长虹,李广涛,夏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环境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