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周转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117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正常工作时,下板和上板竖直设置,两者与侧板一起将底板上方的空间围成一个周转箱进行放置,需要叠放时,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上叠放支撑槽上,完成普通叠放,当需要折叠叠放时,首先将锁紧柱从锁紧腔中取出,再向外放到上板,之后下板向内旋转,从而上板和下板叠放到底板上,之后将侧板上提,侧柱的侧转轴在运动槽内上升到顶点,之后将侧板向内旋转叠放到底板上方的上板和下板上,再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中叠放支撑槽上,从而实现折叠叠放,大大节省空间,展开和折叠都可进行叠放稳定,折叠速度快,维护保养方便。

Folding turnov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周转器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器物周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
技术介绍
汽车底盘件生产中需要有很多的周转器具对零部件进行放置周转,现在的生产中大多采用一个框型的周转箱进行放置周转,需要有很多个周转箱。当周转箱不使用时,其数目多,占场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叠放,现在的大多是上下叠放,这样还是占空间,需要一种可折叠叠放的周转器具。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正常工作时,下板和上板竖直设置,两者与侧板一起将底板上方的空间围成一个周转箱进行放置,需要叠放时,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上叠放支撑槽上,完成普通叠放,当需要折叠叠放时,首先将锁紧柱从锁紧腔中取出,再向外放到上板,之后下板向内旋转,从而上板和下板叠放到底板上,之后将侧板上提,侧柱的侧转轴在运动槽内上升到顶点,之后将侧板向内旋转叠放到底板上方的上板和下板上,再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中叠放支撑槽上,从而实现折叠叠放,大大节省空间,展开和折叠都可进行叠放稳定,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固定角,四个固定角俯视呈C字形,左侧的两个固定角与右侧的两个固定角是左右对称的,C字形开口朝内;固定角内底部设置有下转轴腔,下转轴腔向内插有下转轴,前侧的两个下转轴和后侧的两个下转轴之间均设置有下板;下板顶部铰接有上板,铰接部位于下板和上板外侧,从而上板向外放到;每个固定角前后两侧远离下转轴腔设置有纵向的运动槽,前后两个运动槽均插有侧转轴,前后两个侧转轴之间连接有侧柱,侧柱位于固定角内,左侧的两个侧柱之间和右侧的两个侧柱之间均设置有侧板;底板底部四角设置有下叠放支撑,固定角为中叠放支撑槽,侧柱顶部设置有上叠放支撑槽;下叠放支撑与上叠放支撑槽和中叠放支撑槽形状吻合,从而叠放。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板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侧环,侧环插入有横向的锁紧柱,侧柱靠近锁紧柱处设置有锁紧腔,锁紧柱插入到与其靠近的锁紧腔内,从而对上板和下板进行锁紧。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锁紧柱底部连接有框型的把手,把手底部设置有挂环,上板靠近挂环处设置有磁性的伸出头,锁紧柱插入到锁紧腔内时,把手下转,使得挂环挂在伸出头上,对锁紧柱进行固定;向上翻把手,挂环远离伸出头,从而取出锁紧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正常工作时,下板和上板竖直设置,两者与侧板一起将底板上方的空间围成一个周转箱进行放置,需要叠放时,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上叠放支撑槽上,完成普通叠放,当需要折叠叠放时,首先将锁紧柱从锁紧腔中取出,再向外放到上板,之后下板向内旋转,从而上板和下板叠放到底板上,之后将侧板上提,侧柱的侧转轴在运动槽内上升到顶点,之后将侧板向内旋转叠放到底板上方的上板和下板上,再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中叠放支撑槽上,从而实现折叠叠放,大大节省空间,展开和折叠都可进行叠放稳定,折叠速度快,维护保养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左侧的固定角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侧板处的侧视图。其中:1-底板,2-固定角,3-下转轴腔,4-伸出头,5-下转轴,6-下板,7-上板,8-运动槽,9-侧转轴,10-侧柱,11-侧板,12-下叠放支撑,13-上叠放支撑槽,14-侧环,15-锁紧柱,16-锁紧腔,17-把手,18-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固定角2,四个固定角2俯视呈C字形,左侧的两个固定角2与右侧的两个固定角2是左右对称的,C字形开口朝内;固定角2内底部设置有下转轴腔3,下转轴腔4向内插有下转轴5,前侧的两个下转轴5和后侧的两个下转轴5之间均设置有下板6;下板6顶部铰接有上板7,铰接部位于下板6和上板7外侧,从而上板7向外放到;每个固定角2前后两侧远离下转轴腔3设置有纵向的运动槽8,前后两个运动槽8均插有侧转轴9,前后两个侧转轴9之间连接有侧柱10,侧柱10位于固定角2内,左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和右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均设置有侧板11;底板1底部四角设置有下叠放支撑12,固定角2为中叠放支撑槽,侧柱1顶部设置有上叠放支撑槽13;下叠放支撑12与上叠放支撑槽13和中叠放支撑槽形状吻合,从而叠放。所述上板7外侧左右两端设置有侧环14,侧环14插入有横向的锁紧柱15,侧柱10靠近锁紧柱15处设置有锁紧腔16,锁紧柱15插入到与其靠近的锁紧腔16内,从而对上板7和下板6进行锁紧。所述锁紧柱15底部连接有框型的把手17,把手17底部设置有挂环18,上板7靠近挂环18处设置有磁性的伸出头4,锁紧柱15插入到锁紧腔16内时,把手17下转,使得挂环18挂在伸出头4上,对锁紧柱进行固定;向上翻把手,挂环18远离伸出头,从而取出锁紧柱。正常工作时,下板7和上板6竖直设置,两者与侧板11一起将底板1上方的空间围成一个周转箱进行放置,需要叠放时,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12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上叠放支撑槽13上,完成普通叠放,当需要折叠叠放时,首先将锁紧柱15从锁紧腔16中取出,再向外放到上板7,之后下板6向内旋转,从而上板7和下板6叠放到底板1上,之后将侧板11上提,侧柱10的侧转轴9在运动槽8内上升到顶点,之后将侧板11向内旋转叠放到底板1上方的上板7和下板6上,再将一个器具的下叠放支撑12放到另一个器具的中叠放支撑槽上,从而实现折叠叠放,大大节省空间,展开和折叠都可进行叠放稳定,折叠速度快,维护保养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固定角(2),四个固定角(2)俯视呈C字形,左侧的两个固定角(2)与右侧的两个固定角(2)是左右对称的,C字形开口朝内;固定角(2)内底部设置有下转轴腔(3),下转轴腔(3)向内插有下转轴(5),前侧的两个下转轴(5)和后侧的两个下转轴(5)之间均设置有下板(6);下板(6)顶部铰接有上板(7),铰接部位于下板(6)和上板(7)外侧,从而上板(7)向外放到;每个固定角(2)前后两侧远离下转轴腔(3)设置有纵向的运动槽(8),前后两个运动槽(8)均插有侧转轴(9),前后两个侧转轴(9)之间连接有侧柱(10),侧柱(10)位于固定角(2)内,左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和右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均设置有侧板(11);底板(1)底部四角设置有下叠放支撑(12),固定角(2)为中叠放支撑槽,侧柱(1)顶部设置有上叠放支撑槽(13);下叠放支撑(12)与上叠放支撑槽(13)和中叠放支撑槽形状吻合,从而叠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周转器具,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固定角(2),四个固定角(2)俯视呈C字形,左侧的两个固定角(2)与右侧的两个固定角(2)是左右对称的,C字形开口朝内;固定角(2)内底部设置有下转轴腔(3),下转轴腔(3)向内插有下转轴(5),前侧的两个下转轴(5)和后侧的两个下转轴(5)之间均设置有下板(6);下板(6)顶部铰接有上板(7),铰接部位于下板(6)和上板(7)外侧,从而上板(7)向外放到;每个固定角(2)前后两侧远离下转轴腔(3)设置有纵向的运动槽(8),前后两个运动槽(8)均插有侧转轴(9),前后两个侧转轴(9)之间连接有侧柱(10),侧柱(10)位于固定角(2)内,左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和右侧的两个侧柱(10)之间均设置有侧板(11);底板(1)底部四角设置有下叠放支撑(12),固定角(2)为中叠放支撑槽,侧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杰江玉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普威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