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璐专利>正文

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5087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包括后斗面板,后斗面板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齿轮盘,旋转齿轮盘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撑滑轨和后支撑滑轨,前支撑滑轨和后支撑滑轨均与后斗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可旋转三轮车后斗装置,通过设置左支撑滑轨和右支撑滑轨,在后斗需要转弯的时候可以向外伸出,配合前支撑滑轨和后支撑滑轨,形成一个圆形滑轨,从而实现后斗旋转的效果,进而解决倾倒时调整后斗角度麻烦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当后斗内物品倾倒不干净时,可以调整后斗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从而解决后斗内物品倾倒不干净的问题。

A rear bucket system of a rotatable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具体为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
技术介绍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随后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后部主要是车厢,厢体为木制半圆形,可以并排乘坐两个人,并且里面还可以存放车夫的工具杂物,或者零碎物品等,尤其时零碎物品,如土壤等,在倾倒时三轮车司机需要调整车头使车厢末端的位置到达相应的位置,才能倾倒,并且有时候车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够时,会使车厢内的物品表面与车厢表面的摩擦力大于重力向下的分力,所以导致物品倒不出来,目前现有的用于三轮车的车厢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解决了零碎物品,如土壤等,在倾泻时三轮车司机需要调整车头使车厢末端的位置到达相应的位置,才能倾倒,并且有时候车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够时,会使车厢内的物品表面与车厢表面的摩擦力大于重力向下的分力,所以导致物品倒不出来,目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包括后斗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斗面板(5)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齿轮盘(3);/n所述旋转齿轮盘(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均与后斗面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前铰链(7)和后铰链(30),前铰链7和后铰链(30)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椭圆齿条(8)和后椭圆齿条(32),且前椭圆齿条(8)和后椭圆齿条(3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三伺服电机(25),并且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三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三轮车后斗系统,包括后斗面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斗面板(5)上表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齿轮盘(3);
所述旋转齿轮盘(3)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均与后斗面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前支撑滑轨(9)和后支撑滑轨(17)上表面的中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前铰链(7)和后铰链(30),前铰链7和后铰链(30)的内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前椭圆齿条(8)和后椭圆齿条(32),且前椭圆齿条(8)和后椭圆齿条(32)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三伺服电机(25),并且第一伺服电机(21)和第三伺服电机(25)均贯穿后斗面板(5)上表面,并且与前椭圆齿条(8)和后椭圆齿条(32)的内侧齿轮连接,第一伺服电机(21)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支架(20)与后斗面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三伺服电机(25)通过第三伺服电机支架(24)与后斗面板(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齿轮盘(3)的前侧齿轮连接有次旋转齿轮,且次旋转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22),第二伺服电机(22)与次旋转齿轮通过锥齿轮(23)齿轮连接;所述旋转齿轮盘(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滑轨(10)和右支撑滑轨(4),并且左支撑滑轨(10)和右支撑滑轨(4)与后斗面板(5)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左支撑滑轨(10)和右支撑滑轨(4)通过前铰链(7)和后铰链(30)活动连接;
所述框架(19)内侧的中部设置右第一伸缩杆(11),且第一伸缩杆(11)通过第一伸缩杆支架(12)固定连接,第一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璐
申请(专利权)人:李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