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腿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2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椅子腿套,是把椅子腿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腿套由包覆椅子腿端部的包覆部件和缝合在所述包覆部件的外侧并且直接接触地板面的板状的固体润滑部件所构成,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上形成有可以使与所述包覆部件缝合的多个插线孔,以及使相邻的插线孔彼此连接的、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的外侧面设置的纳线沟,为使相邻插线孔连接而设置的缝合线,其配置在固体润滑部件的外侧的部分被所述纳线沟收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椅子腿套,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椅子腿端部装置椅子腿套的情况下,椅子可在地板面上容易地滑动,并且可以防止底座部件脱落的椅子腿套。在使用这种椅子腿套时,从包覆部件的开口部分插入椅子腿的端部,包覆该端部,把椅子安放在地板面上,使得底座片与地板面直接接触。通过使用该椅子腿套,由于椅子腿的端部不接触地板面,从而可以防止椅子腿擦伤地板面。然而,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即,所述椅子腿套中的底座片是用合成革制的,所以在其上施加负载的状态下,紧紧挨靠于地板面,致使在地板面上滑动困难。因此,装上该椅子腿套的椅子,难以在地板面上滑动。另外,在这样的底座片紧紧挨靠地板面的状态下,如果强行使椅子发生滑动,则出现椅子腿从椅子腿套拔出的问题。因此,在移动椅子时,必须把椅子抬起来移动,特别是对老年人和儿童等体弱人员来说是个大问题。另外,底座片被缝合在包覆部件的外侧,使用过程中,缝合线会因与地板面摩擦而断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会出现底座片从包覆部件脱落的不好的情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是把椅子腿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中所述椅子腿套由包覆椅子腿端部的包覆部件和缝合在所述包覆部件的外侧并且直接接触地板面的板状的固体润滑部件所构成,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上形成有可以使与所述包覆部件缝合的多个插线孔,以及使相邻的插线孔彼此连接的、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的外侧面设置的纳线沟,为使相邻插线孔连接而设置的缝合线,其配置在固体润滑部件的外侧的部分被所述纳线沟收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其中所述固体润滑部件是由聚乙烯材料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是把椅子腿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中所述椅子腿套由包覆椅子腿端部的包覆部件和在所述包覆部件外侧缝合的并且直接接触地板面的板状的固体润滑部件所构成,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上并排形成有可使与所述包覆部件缝合的多个插线孔,在从插线孔往相邻的插线孔引导缝合线的线路中,从插线孔贯穿包覆部件向内侧伸出的缝合线,在稍许偏离该贯穿孔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外侧面,从偏离该贯穿位置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内侧面,从偏离该贯穿位置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外侧面,伸出包覆部件外侧面的缝合线通过1个相邻的或多个相邻的插线孔,从而形成从包覆部件两侧面夹紧的夹紧部,所述夹紧部成为缝合线的抽线终止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其中在所述抽线终止部,将缝合线在稍许偏离插线孔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外侧面,从偏离该贯穿位置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内侧面,从偏离该贯穿位置的位置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外侧面的过程经过2次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是把椅子腿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中所述椅子腿套由包覆椅子腿端部的包覆部件和缝合在所述包覆部件的外侧并且直接接触地板面的板状的固体润滑部件所构成,在所述固体润滑部件上并排形成有可使与所述包覆部件缝合的多个插线孔,在从插线孔往相邻的插线孔导入缝合线的线路中,从插线孔贯穿包覆部件向内侧伸出的缝合线,在稍许偏离该插线孔的位置形成缝尾结部,所述缝尾结部的前面部分贯穿向包覆部件的外侧面,所述缝尾结部成为缝合线的抽线终止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其中在所述包覆部件的内侧底面上配置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片状缓冲部件,在所述缓冲部件的上面设置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可与椅子腿端部粘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椅子腿套,是把椅子腿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中是由与地板面接触、由固体润滑部件构成的底座部和编织成圆形筒状的包覆部件构成,该包覆部件设置在该底座部的上面,上部作为椅子腿插入口而开口;所述圆形筒状的编织,是在纵向和横向双向都有很大的伸缩性,特别是在横向上有极大伸缩性的橡胶编织;橡胶编织而成的包覆部件完全包覆椅子腿的端部并且与该端部的基本上整个周面确实地密接,确实地防止相对于该端部的包覆部件的错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其中,在所述底座部形成有可与所述包覆部件缝合的多个插线孔,缝合线穿过该插线孔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包覆部件而将所述底座部与包覆部件缝合在一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椅子腿套,其中,在所述底座部的外侧形成有连接相邻的插线孔的纳线沟,连接相邻的插线孔的缝合线配置在底座部外侧的部分收纳在所述纳线沟内。通过提供这些专利技术来全部解决上述课题。附图说明图1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为椅子腿套内的透视缝合状态的俯视图;图14a、图14b、图14c是将固体润滑部件缝合于包覆部件的状态图,表示缝合线松弛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例图,为透视椅子腿套内的缝合状态的俯视图;图16a、图16b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为固体润滑部件缝合于包覆部件的状态,在缝合线处于松弛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中所示椅子腿套的侧面图;图19是图17中所示椅子腿套装置在椅子腿的端部状态时的侧视图;图20a是图17中所示椅子腿套从底座部侧所视的仰视图;图20b是图20a的局部放大图;图21是图20b所示椅子腿套的A-A剖视图;图22是图20b所示椅子腿套的B-B剖视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装置在椅子腿上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该椅子腿套的侧视图。图3为该椅子腿套的仰视图,图5是图3中固体润滑部件的剖视图。另外,图12是该椅子腿套使用状态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所述椅子腿套1是在椅子腿2(参照图12)的端部加套的椅子腿套,其是由包覆椅子腿2端部的包覆部件3和缝在该包覆部件3外侧的固体润滑部件4所构成。下面依次详细说明这些构成要素。包覆部件3用于包覆椅子腿2的端部。该包覆件3,其上部形成为开口的袋状,在该开口部内周边上缝合轮用橡胶5。椅子腿2通过该轮用橡胶5的内侧,椅子腿2的侧面,通过轮用橡胶5夹紧,使椅子腿套1装在椅子脚2上。在该包覆部件3的内侧底面,最好是设置由海绵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片状缓冲部件6(参照图9~图11)。通过设置缓冲部件6,因为椅子腿2的端面与缓冲部件6直接接触,所以,可以缓和把装着椅子腿套1的椅子置于地板面7(参照图9)上时的椅子腿2给予地板面7的冲击。在设置缓冲部件6时,在缓冲部件6的上面设置粘合剂(未图示),最好是该粘合剂可以粘接椅子腿端部。在这种情况下,把缓冲部件6从包覆部件3内取出,在椅子的端部用粘合剂将缓冲部件6粘住,使缓冲部件6的位置不发生偏移,可以在该状态的椅子腿端部装着包覆部件3。另外,对包覆部件3可以施以种种图案花纹设计,如图例所示,在包覆部件3的开口部分的外周边也可以设置花瓣状镶边部8。此时,因为握持镶边部8可以把开口部分扩大,故椅子腿套1可容易地装进椅子腿2。另外,图案设计也很美观。还有,对包覆材料3的形状未作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是近似平面四角形状,或也可以采用圆形等其他形状。图6是图4所示的固体润滑部件4除去缝合线11的状态图。图7为图6所示的固体润滑部件4的A-A剖视图,图8为图6所示固体润滑部件4的B-B剖视视图。固体润滑部件4为直接接触地板面7的板状部件,是椅子在地板面7上可以自由移动的部件。该固体润滑部件4的材料,只要是摩擦系数小并且有一定的强度即可,而未作特别限定,可以是硬质材料(非可挠性),或者也可以是软质材料(可挠性),例如,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等,其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数男
申请(专利权)人:DH贸易有限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