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政民专利>正文

有纵向旋流分尘器的内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5011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纵向旋流内循环流化床燃烧炉,该燃烧炉在用水套围成的筒体空间内,由鼓泡床、循环床及装于循环床中心的纵向旋流分尘器构成,燃烧0~20mm散煤料,其特征在于利用炉内的纵向旋流分尘器自动的向循环床回送未燃尽的粗粒粉尘参与多次循环,达到燃尽和有效的脱硫,从而克服了现有外置旋风除尘器及粉尘回送装置存在的各种缺点,而且在结构上容易转为增压操作,适合与电站锅炉、工业锅炉配用,也可在CPFBC和IGCC系统中应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纵向旋流分尘器的内循环流化床燃烧炉,其特征在于该炉是在用水套1围成的园筒形空间内建立的流化床,下段是鼓泡床2,上段是循环床3,在循环床3中心处装有纵向旋流分尘器9,由此构成一种新型燃煤装置。鼓泡床2周围砌有耐火内衬4,底端装有风箱5,布风板6,螺旋加煤机7和排渣管8。鼓泡床2与上段的循环床3直接连通。水套1同上封头21和下封头22相接构成一耐热耐压壳体。纵向旋流分尘器9由上围管10,下围管11,气封环管12,下椎管13,排尘管14和排烟管15构成,上围管10与排烟管11之间有环形缝为返尘口16。上围管10与排烟管15间的环缝封死,上围管10上端开有2~4个切向进气口17。排烟管15穿过上封头21至炉顶处吊装固定和外接。排尘管14穿过中心支撑管18向螺旋排渣机20放灰,中心支撑管18对排尘管14及下围管11起支撑和定位作用,上围管10与下围管11间可相对滑动,补偿受热膨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政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