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884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包括可伸缩连接节、连接杆、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和透明刻度尺,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可拆卸托块,可拆卸托块上设置有电钻,吸尘装置位于连接杆和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的连接处,电钻通过固定拉条固定在连接杆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场所施工钻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粉尘、噪声小、钻孔深度可控制的、并且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的一种钻孔装置,提高打孔施工功效,降低施工伤害机率。

Drilling electric drill movab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孔电钻可动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打孔电钻可动支架。
技术介绍
电钻是电动工具的诞生就是1895年,德国Fe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直流电钻,主要用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装修、墙安装、支架、栏杆、广告牌、空调室外机、导轨、卫星接收器电梯、钢结构厂房等安装。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快速发展,电钻被广泛使用。但在电钻实际操作中,由于电钻钻孔在顶部和侧墙施工时,打眼施工工作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现在操作人员多采用人型梯登高作业,移动和人员上下较慢,降低工效,而且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并且在大孔施工时如钻头遇到楼板内钢筋时,容易对操作人员手臂造成伤害。此外电钻钻孔时产生大量粉尘,钻孔钻插入深度过深或过浅不易确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使其适用于各种场所施工钻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粉尘、噪声小、钻孔深度可控制的、并且可以节约时间和人力的一种钻孔装置,提高打孔施工功效,降低施工伤害机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包括底座、电钻和吸尘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可制动的万向轮,其中,还包括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所述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包括可伸缩连接节、连接杆、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和透明刻度尺,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所述透明刻度尺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并且所述透明刻度尺与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可拆卸托块,所述可拆卸托块上设置有所述电钻,所述吸尘装置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的连接处,所述电钻通过固定拉条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连接节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穿设有第一高强度螺栓,所述第二通孔处穿设有第二高强度螺栓,所述第三通孔处穿设有第三高强度螺栓,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电钻和所述吸尘装置开关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通过线缆分别与所述电钻和所述吸尘装置连接。优选的,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上升或者下降的伸缩节旋转手柄,所述伸缩节旋转手柄位于所述控制按钮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固定拉条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固定拉条和第二固定拉条,所述第一固定拉条和所述第二固定拉条均用于固定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电钻。优选的,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上设置有橡胶软垫。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废料收集箱推至下部有防滑橡胶软垫的需要打孔的部位,固定万向轮;S20、组装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并用胶带缠住电钻按钮;S30、旋转伸缩节手轮升高至操作面使得透明收集罩的指针在0刻度位置;S40、打开控制电钻和吸尘器开关的控制按钮;S50、旋转伸缩节旋转手柄控制电钻钻孔,通过透明刻度盘控制钻孔深度;S60、钻孔完毕时,松开控制按钮,断开电源;S70、将支架移到下一孔位,并按照上述步骤打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此类工作的机械化,解放工人的双手,减少了人力财力的不必要支出,同时改善了工作中人的不确定因素,使钻出的孔更加的完整和精确,为以后工序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2-小型吸尘装置,3-透明刻度尺,4-电钻,5-胶带,6-可拆卸托块,7-可伸缩连接节,8-电钻和吸尘器开关摁钮,9-带连接口的废料收集箱,10-伸缩节旋转手柄,11-高强螺栓,12-橡胶软垫,13-防滑橡胶软垫,14-固定拉条,15-可制动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底座、电钻4和吸尘装置2,底座上设置有立柱,底座下端设置有可制动的万向轮15,其中,还包括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包括可伸缩连接节7、连接杆、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1和透明刻度尺3,连接杆通过可伸缩连接节7与立柱连接,连接杆顶端设置有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1,透明刻度尺3设置在连接杆的上端并且透明刻度尺3与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1对应设置,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可拆卸托块6,可拆卸托块6上设置有电钻4,吸尘装置2位于连接杆和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1的连接处,电钻4通过固定拉条14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和可伸缩连接节7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11,通孔1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处穿设有第一高强度螺栓,第二通孔处穿设有第二高强度螺栓,第三通孔处穿设有第三高强度螺栓,连接杆和可伸缩连接节之间通过第一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转动连接。立柱上设置有控制电钻4和吸尘装置2开关的控制按钮8,控制按钮8通过线缆分别与电钻4和吸尘装置2连接。立柱上设置有控制可伸缩连接节7上升或者下降的伸缩节旋转手柄10,伸缩节旋转手柄10位于控制按钮8的下方。固定拉条14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固定拉条和第二固定拉条,第一固定拉条和第二固定拉条均用于固定连接杆和电钻4。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1上设置有橡胶软垫12。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0、将废料收集箱9推至下部有防滑橡胶软垫13的需要打孔的部位,固定万向轮;S20、组装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并用胶带缠住电钻按钮;S30、旋转伸缩节手轮升高至操作面使得透明收集罩的指针在0刻度位置;S40、打开控制电钻和吸尘器开关的控制按钮;S50、旋转伸缩节旋转手柄控制电钻钻孔,通过透明刻度盘控制钻孔深度;S60、钻孔完毕时,松开控制按钮,断开电源;S70、将支架移到下一孔位,并按照上述步骤打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包括底座、电钻和吸尘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可制动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所述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包括可伸缩连接节、连接杆、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和透明刻度尺,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所述透明刻度尺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并且所述透明刻度尺与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可拆卸托块,所述可拆卸托块上设置有所述电钻,所述吸尘装置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的连接处,所述电钻通过固定拉条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包括底座、电钻和吸尘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立柱,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可制动的万向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所述可移动电钻支架结构包括可伸缩连接节、连接杆、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和透明刻度尺,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连接杆顶端设置有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所述透明刻度尺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并且所述透明刻度尺与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对应设置,所述连接杆的右端设置有可拆卸托块,所述可拆卸托块上设置有所述电钻,所述吸尘装置位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透明塑钢废料收集罩的连接处,所述电钻通过固定拉条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连接节的连接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处穿设有第一高强度螺栓,所述第二通孔处穿设有第二高强度螺栓,所述第三通孔处穿设有第三高强度螺栓,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可伸缩连接节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第二高强度螺栓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孔电钻可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控制所述电钻和所述吸尘装置开关的控制按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帅王岩龙陈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