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83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车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和药液箱,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螺栓固定有装置主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装置主体的后侧车体上螺栓固定有药液箱,装置主体的出水口与药液箱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主体的进水口通过软水管与吸水头连通,吸水头与第一电动缸的一端铰接固定,第一电动缸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车体的下表面上,第一电动缸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缸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电动缸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的另一端与吸水头的背面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吸水头装置,使得吸水设备能适应对不平土面的吸水,通过烘干装置,加速土面干燥。

A soil pollution control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污染治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土壤污染治理过程中,土壤在污水偷排的情况容易被污水浸泡,从而导致污染受到污水渗透污染,在实际治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污水或者污泥吸取,这样容易使得土壤干燥,在干燥之后喷洒土壤修复剂,但是由于土面凹凸不平,导致通过吸水设备不便于吸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车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和药液箱,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螺栓固定有装置主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装置主体的后侧车体上螺栓固定有药液箱,装置主体的出水口与药液箱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主体的进水口通过软水管与吸水头连通,所述吸水头形状为铲斗状,吸水头与第一电动缸的一端铰接固定,第一电动缸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车体的下表面上,第一电动缸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缸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电动缸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的另一端与吸水头的背面铰接,通过调节第一电动缸,可以调节吸水头离土面的距离,通过微型电机和第二电动缸的配合,使得吸水头的角度可调,更加便利的吸水,调整好角度后,打开装置主体进行吸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扫箱内底部螺栓固定有清扫电机,清扫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套接固定在传动轴的顶端,传动轴的底端套接固定有扫把,传动轴穿过车体并与车体连接处设有轴承,清扫电机驱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传动轴和扫把转动,扫把对土面上的水进行扫开,便于水的蒸发。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内顶部胶粘固定有风扇,风扇的下方安装有加热管,烘干箱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头连通,出风头对准扫把的下方,出风头胶粘固定在出风头架上,出风头架焊接固定在车体的下表面上,通过风扇将加热管产生的热风从出风头送出,快速对土面进行干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右端焊接固定有L型的把手,把手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主体、微型电机、清扫电机、风扇和加热管的控制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与装置主体、微型电机、清扫电机、风扇、加热管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电动缸包括缸体和缸轴,缸轴呈L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头形状为为铲斗状,吸水头内表面设有吸水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改变吸水头装置,使得吸水设备能适应对不平土面的吸水,通过烘干装置,加速土面干燥。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水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吸水头外观图。图中:1-装置主体、11-第一电动缸、111-缸体、112-缸轴、12-吸水头、121-吸水孔、13-软水管、14-微型电机、15-第二电动缸、2-推车、21-推把、22-控制开关、4-烘干箱、41-风扇、42-加热管、43-出风头架、44-出风头、5-蓄电池、6-药液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1、车体2、清扫箱3、烘干箱4、蓄电池5和药液箱6,所述车体2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螺栓固定有装置主体1、清扫箱3、烘干箱4、蓄电池5,装置主体1的后侧车体2上螺栓固定有药液箱6,装置主体1的出水口与药液箱6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主体1的进水口通过软水管13与吸水头12连通,所述吸水头12形状为铲斗状,吸水头12与第一电动缸11的一端铰接固定,第一电动缸11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车体1的下表面上,第一电动缸11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缸15的微型电机14,微型电机14的输出轴与第二电动缸15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15的另一端与吸水头12的背面铰接,通过调节第一电动缸11,可以调节吸水头12离土面的距离,通过微型电机14和第二电动缸15的配合,使得吸水头12的角度可调,更加便利的吸水,调整好角度后,打开装置主体1进行吸水。所述烘干箱4内顶部胶粘固定有风扇41,风扇41的下方安装有加热管42,烘干箱4通过出风管与出风头44连通,出风头44对准扫把32的下方,出风头44胶粘固定在出风头架43上,出风头架43焊接固定在车体2的下表面上,通过风扇41将加热管42产生的热风从出风头44送出,快速对土面进行干燥。所述车体1右端焊接固定有L型的把手21,把手21上安装有控制装置主体1、微型电机14、清扫电机31、风扇41和加热管42的控制开关22。所述蓄电池5与装置主体1、微型电机14、清扫电机31、风扇41、加热管42和控制开关22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动缸11包括缸体111和缸轴112,缸轴112呈L型。所述吸水头12形状为为铲斗状,吸水头12内表面设有吸水孔12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调整角度,打开装置主体1进行吸水,即通过调节第一电动缸11,调节吸水头12离土面的距离,通过微型电机14和第二电动缸15的配合,调节吸水头12的角度,通过风扇41将加热管42产生的热风从出风头44送出,快速对土面进行干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车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和药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螺栓固定有装置主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装置主体的后侧车体上螺栓固定有药液箱,装置主体的出水口与药液箱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主体的进水口通过软水管与吸水头连通,所述吸水头形状为铲斗状,吸水头与第一电动缸的一端铰接固定,第一电动缸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车体的下表面上,第一电动缸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缸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电动缸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的另一端与吸水头的背面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包括装置主体、车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和药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上表面从左往右依次螺栓固定有装置主体、清扫箱、烘干箱、蓄电池,装置主体的后侧车体上螺栓固定有药液箱,装置主体的出水口与药液箱进水口通过管道连接,装置主体的进水口通过软水管与吸水头连通,所述吸水头形状为铲斗状,吸水头与第一电动缸的一端铰接固定,第一电动缸的上端焊接固定在车体的下表面上,第一电动缸的外壁上螺栓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二电动缸的微型电机,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电动缸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动缸的另一端与吸水头的背面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污染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内顶部胶粘固定有风扇,风扇的下方安装有加热管,烘干箱通过出风管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卫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圣华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