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杠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744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杠铃,可有效解决现有杠铃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抓取杆和升降机构,抓取杆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缠绕有第一线圈的第一金属件、缠绕有第二线圈的第二金属件、缠绕有第三线圈的第三金属件和支柱,支柱穿过第三金属件并与第三金属件滑动连接在一起,支柱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件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金属件与抓取杆相连接,抓取杆上设置有双向触摸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不仅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电磁杠铃过程中受伤的问题,还有效提升了杠铃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是健身器材上的创新。

An electromagnetic barb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杠铃
本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特别是一种电磁杠铃。
技术介绍
为了辅助人们提高身体素质,多种多样的健身器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划船器、跑步机以及健美车等等,其中,杠铃作为一种核心训练运动训练器材,被普遍使用。但是人们在使用杠铃时容易出现被杠铃砸伤的意外发生,目前为杠铃制造了一种杠铃架,通过将杠铃上设置的挂钩插设到杠铃架两侧设置的孔结构,能够使杠铃稳定地放置到杠铃架上,如此一来,避免了意外的发生,但是在使用时,杠铃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仍然不能够得到保障,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的训练杠铃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磁杠铃,可有效解决现有杠铃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抓取杆和升降机构,抓取杆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缠绕有第一线圈的第一金属件、缠绕有第二线圈的第二金属件、缠绕有第三线圈的第三金属件和支柱,支柱穿过第三金属件并与第三金属件滑动连接在一起,支柱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件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金属件与抓取杆相连接,抓取杆上设置有双向触摸开关,双向触摸开关包括第一触摸开关和第二触摸开关,第一触摸开关与第三线圈串联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第二触摸开关与第三线圈、电力接收端串联连接,形成第二回路。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不仅避免了使用者在使用电磁杠铃过程中受伤的问题,还有效提升了杠铃的安全性以及可操作性,是健身器材上的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框示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4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抓取杆和升降机构(图中未整体示出),抓取杆8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缠绕有第一线圈(图中未示出)的第一金属件11、缠绕有第二线圈(图中未示出)的第二金属件9、缠绕有第三线圈的第三金属件10和支柱5,支柱5穿过第三金属件10并与第三金属件10滑动连接在一起,支柱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件9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金属件10与抓取杆8相连接,抓取杆8上设置有双向触摸开关1,双向触摸开关1包括第一触摸开关201和第二触摸开关202,第一触摸开关201与第三线圈203串联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第二触摸开关202与第三线圈203、电力接收端串联连接,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的第三金属件10与支柱5之间经直线轴承6滑动连接在一起,直线轴承6的外圈与第三金属件10紧密接合,可以减少第三金属件10沿支柱5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当第三金属件10沿支柱5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该直线轴承6随着该第三金属件10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减少了第三金属件10与支柱5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抓取杆8与第三金属件10之间设置有轴承7,轴承7套装在抓取杆8上并置于第三金属件10内,如此一来,在轴承7的协助下,该抓取杆8能够沿自身的轴向方向转动。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之间经四根支架4相连接。所述的第三金属件10的尺寸小于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的尺寸,如此一来,第三金属件10在向上或向下滑动过程中,不会与支架4产生摩擦。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1、第二金属件9和第三金属件10可以选择铁磁性材料,例如但不限于铁、钴、镍组成的合金,可以增强电磁力,支柱5采用非铁磁性材料,如此一来,减少了对磁场的干扰。所述的支柱5是由铜或铝制成的圆柱体,但不限于铜、铝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柱和金属件的制作材料进行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并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1、第二金属件9、第三金属件10和支柱5装在外壳12内,具体而言,外壳12可以使用铁磁性材料制作而成,且外壳12还可以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进而使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产生的磁场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从而,使第三线圈的运动更加稳定、可控。此外,上述外壳12还可以消除磁场对外界的影响;举例来说,上述外壳12可以避免磁场对人体的伤害,大幅度地增强了该电磁杠铃的安全性。所述的外壳12上设置有呈竖直方向的滑动槽13,抓取杆8穿过滑动槽13与第三金属件10连接在一起;在工作状态下,该抓取杆8能够在滑动槽13内向上或向下运动。所述的滑动槽13上安装有金属帘(图中未示出),该金属帘可以起到屏蔽磁场的作用,避免了外界磁场通过该滑动槽13影响上述升降机构的磁场,从而,使该电磁杠铃运行过程中更加稳定,此外,上述金属帘还可以消除磁场对外界的影响;举例来说,上述金属帘可以避免磁场对人体的伤害,大幅度地增强了该电磁杠铃的安全性,同样地,该金属帘的制作材料可以是铁磁性材料。所述的电磁杠铃还包括控制器101、数据采集组、输入终端105以及可控电源106,输入终端105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重量信息,控制器101用于根据重量信息控制可控电源106的电流输出,数据采集组用于采集电磁杠铃的相关信息,其中,数据采集组包括加速度传感器103、位移传感器102以及电压变送器104,位移传感器102、加速度传感器103、电压变送器104、输入终端105、可控电源106均与控制器101相连。所述的控制器101为8051单片机传感器或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的第一回路中设置有电阻204,电阻204与第一触摸开关201串联,并与第二触摸开关202、电力接收端并联,通过设置该电阻204的大小,能够在第二回路工作时,有效地控制抓取杆8的下降速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触摸开关201和第二触摸开关202还可以通过一个双向触摸开关进行替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所述的第二回路中串联有一个可控电源106,可控电源106与第二触摸开关202串联,并且与第一触摸开关201和电阻204并联,通过调节该电阻204的大小,能够在第一回路工作时,调节上述两个第三线圈203所受的电流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上述两个第三线圈203受到的安培力大小,进而控制上述抓取杆的下降速度。所述的抓取杆8为中空结构,其内放置有连接第三线圈203的导线,抓取杆(8)内靠近两端的导线上设置有A、B、C、D四个采集点,采集点设置有电压变送器104,采集点A与B之间设置有第二电压变送器1042,采集点C与D之间设置有第一电压变送器1041,第一电压变送器1041与第二电压变送器1042用于检测抓取杆8是否漏电或断电,第一电压变送器1041用于采集C与D之间的电压,第二电压变送器1042用于采集A与B之间的电压,具体而言,当第二触摸开关202闭合,第一触摸开关201断开时,A与B、C与D之间电压接近于零,当A与B之间和/或C与D之间出现漏电或者断电的情况时,A与B之间和/或C与D之间的电压升高,从而可以判断出A与B之间和/或C与D之间是否漏电或者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杠铃,包括抓取杆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抓取杆(8)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缠绕有第一线圈的第一金属件(11)、缠绕有第二线圈的第二金属件(9)、缠绕有第三线圈的第三金属件(10)和支柱(5),支柱(5)穿过第三金属件(10)并与第三金属件(10)滑动连接在一起,支柱(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件(9)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金属件(10)与抓取杆(8)相连接,抓取杆(8)上设置有双向触摸开关(1),双向触摸开关(1)包括第一触摸开关(201)和第二触摸开关(202),第一触摸开关(201)与第三线圈(203)串联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第二触摸开关(202)与第三线圈(203)、电力接收端串联连接,形成第二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杠铃,包括抓取杆和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抓取杆(8)的两端对称地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缠绕有第一线圈的第一金属件(11)、缠绕有第二线圈的第二金属件(9)、缠绕有第三线圈的第三金属件(10)和支柱(5),支柱(5)穿过第三金属件(10)并与第三金属件(10)滑动连接在一起,支柱(5)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金属件(9)固定在地面上,第三金属件(10)与抓取杆(8)相连接,抓取杆(8)上设置有双向触摸开关(1),双向触摸开关(1)包括第一触摸开关(201)和第二触摸开关(202),第一触摸开关(201)与第三线圈(203)串联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第二触摸开关(202)与第三线圈(203)、电力接收端串联连接,形成第二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金属件(10)与支柱(5)之间经直线轴承(6)滑动连接在一起,直线轴承(6)的外圈与第三金属件(10)紧密接合,可以减少第三金属件(10)沿支柱(5)向上或向下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当第三金属件(10)沿支柱(5)向上或向下运动时,该直线轴承(6)随着该第三金属件(10)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减少了第三金属件(10)与支柱(5)之间的摩擦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取杆(8)与第三金属件(10)之间设置有轴承(7),轴承(7)套装在抓取杆(8)上并置于第三金属件(10)内,如此一来,在轴承(7)的协助下,该抓取杆(8)能够沿自身的轴向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之间经四根支架(4)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金属件(10)的尺寸小于第一金属件(11)和第二金属件(9)的尺寸,如此一来,第三金属件(10)在向上或向下滑动过程中,不会与支架(4)产生摩擦,第一金属件(11)、第二金属件(9)和第三金属件(10)为铁磁性材料,第一金属件(11)、第二金属件(9)、第三金属件(10)和支柱(5)装在外壳(12)内,外壳(12)使用铁磁性材料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杠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2)上设置有呈竖直方向的滑动槽(13),抓取杆(8)穿过滑动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晓强常顺强付锦涛杨潇常社会张照阳王朋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