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4737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罩体和咬合体,通气罩体上设有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通气罩体上且位于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之间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呼吸监测通道,通气罩体固定在咬合体上端,咬合体包括弧形硬质壳体和咬合柱,弧形硬质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翼缘,翼缘上设有挂孔,弧形硬质壳体中心处设有安装孔,咬合柱固定在安装孔内,咬合柱内设有胃镜通道,胃镜通道用于胃镜穿过,胃镜通道内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使胃镜外壁与胃镜通道内壁之间密封,弧形硬质壳体朝向患者面部的一端设有密封垫。该无痛胃镜通气装置解决了无痛胃镜操作中正压辅助呼吸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A painless gastroscope venti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痛胃镜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对医学诊疗操作舒适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无痛胃镜诊疗操作越来越普及。对于传统的技术而言,由于没有有效的通气器具,无痛操作往往不是静脉麻醉,就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由于不对气道直接进行管理,内镜操作中一旦发生呼吸暂停或血氧饱和度的降低时,常常需要内镜医生停止操作,拔出内镜后才能对患者进行辅助通气,这显然存在安全隐患;而无痛内镜一般都是门诊操作,患者一般无需住院,气管内麻醉由于舒适性差,不良反应多,往往不被首选。因此,需要一种无痛胃镜辅助装置,减小因呼吸暂停或血氧饱和度的降低对无痛胃镜诊疗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其解决了无痛胃镜操作中正压辅助呼吸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罩体和咬合体,所述通气罩体上设有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所述通气罩体上且位于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之间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呼吸监测通道,所述通气罩体固定在咬合体上端,所述咬合体包括弧形硬质壳体和咬合柱,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翼缘,所述翼缘上设有挂孔,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中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咬合柱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咬合柱内设有胃镜通道,所述胃镜通道用于胃镜穿过,所述胃镜通道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使胃镜外壁与胃镜通道内壁之间密封,所述弧形硬质壳体朝向患者面部的一端设有密封垫。优选地,所述通气罩体上设有固定柱一。优选地,所述咬合体上设有固定柱二。优选地,所述弧形硬质壳体和咬合柱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环形气囊,所述环形气囊固定在胃镜通道内壁上,所述环形气囊与充气管连接,所述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卡块,所述密封卡块固定在胃镜通道内,所述密封卡块远离密封垫的一端设有密封圈卡槽,所述密封圈卡槽底部设有穿孔,所述穿孔贯穿密封卡块,所述密封圈卡槽内设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痛胃镜操作前,嘱患者咬住该通气装置咬合柱,然后进行麻醉,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将胃镜经胃镜通道置入患者体内进行操作,此时,经通气罩体给患者供氧及监测呼吸,当操作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或暂停时,可以由通气罩体经鼻腔给患者行正压辅助呼吸,气体经鼻腔抵达口腔时,因为密封装置的作用,气体不会经口腔漏出体外,解决了无痛胃镜操作中正压辅助呼吸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咬合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咬合体和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气罩体,2、固定柱一,3、固定柱二,4、充气口,5、呼吸回路接口,6、密封塞,7、呼吸监测通道,8、弧形硬质壳体,9、咬合柱,10、翼缘,11、圆孔,12、胃镜通道,13、密封垫,14、环形气囊,15、充气管,16、充气阀,17、密封卡块,18、密封圈卡槽,19、密封圈,20、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包括通气罩体1和咬合体,通气罩体1固定在咬合体上端,通气罩体1上设有固定柱一2,固定柱一2设置有两个,咬合体上设有固定柱二3,固定柱二3设置有四个。通气罩体1和咬合体翼缘10外侧均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固定柱一2和固定柱二3连接,将本装置牢牢固定于耳后。通气罩体1为三棱锥形,底部与鼻外侧缘相吻合。通气罩体1底部设计有一鼻根凹陷,便于罩体与鼻根部皮肤贴合紧密。通气罩体1底部设计有两颧骨凹陷,便于罩体与两侧颧骨部位皮肤贴合紧密。通气罩体1底部设计有一上颌骨凹陷,便于罩体与鼻唇沟部皮肤贴合紧密。通气罩体1上设有充气口4和呼吸回路接口5,通气罩体1上且位于充气口4和呼吸回路接口5之间设置有带有密封塞6的呼吸监测通道7,呼吸监测通道7打开后可以置入与之相对应的呼吸频率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咬合体包括弧形硬质壳体8和咬合柱9,弧形硬质壳体8和咬合柱9为一体成型结构。弧形硬质壳体8两端分别设有翼缘10,翼缘10上设有挂孔。弧形硬质壳体8中心处设有安装孔,咬合柱9固定在安装孔内,咬合柱9内设有胃镜通道12,胃镜通道12用于胃镜穿过。胃镜通道12内设有密封装置,密封装置使胃镜外壁与胃镜通道12内壁之间密封。弧形硬质壳体8朝向患者面部的一端设有密封垫13。密封装置包括环形气囊14,环形气囊14固定在胃镜通道12内壁上,环形气囊14与充气管15连接,充气管15上设有充气阀16。工作原理:无痛胃镜操作前,嘱患者咬住该通气装置咬合柱9,然后进行麻醉,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将胃镜经咬合体上的胃镜通道12置入患者体内进行操作,此时,经通气罩体1给患者供氧及监测呼吸。当操作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或暂停时,无需拔出胃镜镜体,直接由充气阀16经充气管15向环形气囊14充气,将胃镜通道12封闭后,经通气罩体1经鼻腔给患者行正压辅助呼吸。待患者呼吸恢复后,重新将胃镜通道12密封气囊内的气体抽空,继续胃镜操作。从而解决了无痛胃镜操作中呼吸抑制或暂停时,无法正压辅助呼吸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实施例2请参阅图3-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通气罩体1和咬合体结构相同,只有密封装置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卡块17,密封卡块17固定在胃镜通道12内,密封卡块17远离密封垫13的一端设有密封圈卡槽18,密封圈卡槽18底部设有穿孔20,穿孔20贯穿密封卡块17,密封圈卡槽18内设有密封圈19。密封圈19为一中央部位有一圆孔11的胶性活瓣样装置,该圆孔11直径小于胃镜镜体直径,在胃镜置入后,该穿孔20周围的密封圈与胃镜镜体外缘紧密贴合,密闭严合。工作原理:无痛胃镜操作前,嘱患者咬住该通气装置的咬合柱9,然后进行麻醉,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将胃镜依次经胃镜通道12密封圈19中央的圆孔11、密封圈19底部的穿孔20置入患者体内进行操作。此时,经通气罩体1给患者供氧及监测呼吸,当操作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或暂停时,可以由通气罩体1经鼻腔给患者行正压辅助呼吸,气体经鼻腔抵达口腔时,因为密封圈19和密封垫13的作用,气体不会经口腔漏出体外,解决了无痛胃镜操作中正压辅助呼吸的问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罩体和咬合体,所述通气罩体上设有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所述通气罩体上且位于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之间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呼吸监测通道,所述通气罩体固定在咬合体上端,所述咬合体包括弧形硬质壳体和咬合柱,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翼缘,所述翼缘上设有挂孔,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中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咬合柱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咬合柱内设有胃镜通道,所述胃镜通道用于胃镜穿过,所述胃镜通道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使胃镜外壁与胃镜通道内壁之间密封,所述弧形硬质壳体朝向患者面部的一端设有密封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气罩体和咬合体,所述通气罩体上设有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所述通气罩体上且位于充气口和呼吸回路接口之间设置有带有密封塞的呼吸监测通道,所述通气罩体固定在咬合体上端,所述咬合体包括弧形硬质壳体和咬合柱,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两端分别设有翼缘,所述翼缘上设有挂孔,所述弧形硬质壳体中心处设有安装孔,所述咬合柱固定在安装孔内,所述咬合柱内设有胃镜通道,所述胃镜通道用于胃镜穿过,所述胃镜通道内设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使胃镜外壁与胃镜通道内壁之间密封,所述弧形硬质壳体朝向患者面部的一端设有密封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痛胃镜通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罩体上设有固定柱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敏张润卯吴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达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