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现有的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人力进行插拔灌肠管,插拔较为不便,且会使病人产生不适;灌肠管使用之后更换较为不便,不易清理清洁,影响干净卫生的工作环境;灌肠管在灌液过程中,肛门处灌肠管密封效果不好,液体容易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使用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表面底端设置有齿轮,收纳槽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底端固定有齿杆,连通管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号旋筒和二号旋筒,一号旋筒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收纳槽(2)的内表面底端设置有齿轮(5),收纳槽(2)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连通管(7),连通管(7)的底端固定有齿杆(6),连通管(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号旋筒(8)和二号旋筒(9),一号旋筒(8)和二号旋筒(9)的内部分别通过旋合连接有一号旋管(10)和二号旋管(11),一号旋管(10)的一侧固定有输液管(12),二号旋管(11)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密封板(15)和密封塞(16),密封板(15)与密封塞(16)固定相连接且均与二号旋管(11)通过旋合相连接,二号旋管(11)的一侧通过旋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2),收纳槽(2)的内表面底端设置有齿轮(5),收纳槽(2)的内表面上端设置有连通管(7),连通管(7)的底端固定有齿杆(6),连通管(7)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号旋筒(8)和二号旋筒(9),一号旋筒(8)和二号旋筒(9)的内部分别通过旋合连接有一号旋管(10)和二号旋管(11),一号旋管(10)的一侧固定有输液管(12),二号旋管(11)的外部四周设置有密封板(15)和密封塞(16),密封板(15)与密封塞(16)固定相连接且均与二号旋管(11)通过旋合相连接,二号旋管(11)的一侧通过旋合连接有灌肠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5)的一侧位于箱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旋盘(14),旋盘(14)为圆形结构且外部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弧形凸起,齿轮(5)为圆形结构且外部四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梯形齿,齿杆(6)为方形结构且底端开设有若干个梯形槽,旋盘(14)与齿轮(5)固定相连接,齿轮(5)与齿杆(6)咬合相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