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
本专利技术涉及治疗痔疮
,具体为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
技术介绍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关于痔疮的病因主要有两种学说。首先是静脉曲张学说,认为痔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然而目前广为接受的理论是Thomson的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结构,即血管垫,是齿状线及以上1.5cm的环状海绵样组织带。只有肛垫组织发生异常并合并有症状时,才能称为痔,才需要治疗,治疗目的是解除症状,而非消除痔体。痔的诱发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长期饮酒、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诱因。目前西医只能采取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有部分患者还会复发,不能够完全彻底治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西医只能采取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后有部分患者还会复发,不能够完全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的中药原料包括: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马齿苋、鱼腥草、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炮山甲、煅牡蛎和火麻仁;/n所述中药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蒲公英(8-14)份、紫花地丁(14-20)份、黄柏(8-14)份、马齿苋(8-14)份、鱼腥草(14-20)份、乌梅(5-7)份、五倍子(5-7)份、苦参(3-5)份、射干(8-14)份、炮山甲(8-14)份、煅牡蛎(3-5)份和火麻仁(8-14)份;/n所述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马齿苋、鱼腥草、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炮山甲、煅牡蛎和火麻仁经过原料粉碎、取粉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该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的中药原料包括: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马齿苋、鱼腥草、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炮山甲、煅牡蛎和火麻仁;
所述中药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蒲公英(8-14)份、紫花地丁(14-20)份、黄柏(8-14)份、马齿苋(8-14)份、鱼腥草(14-20)份、乌梅(5-7)份、五倍子(5-7)份、苦参(3-5)份、射干(8-14)份、炮山甲(8-14)份、煅牡蛎(3-5)份和火麻仁(8-14)份;
所述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马齿苋、鱼腥草、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炮山甲、煅牡蛎和火麻仁经过原料粉碎、取粉碎的原料熬煮并制成膏状等步骤将蒲公英、紫花地丁、黄柏、马齿苋、鱼腥草、乌梅、五倍子、苦参、射干、炮山甲、煅牡蛎和火麻仁制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痔疮的中药外用药膏,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原料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蒲公英(10-12)份、紫花地丁(16-18)份、黄柏(10-12)份、马齿苋(10-12)份、鱼腥草(16-18)份、乌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