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63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包装具,包括用于放置内置式氧气瓶的主包和与主包相连接的背带,所述主包上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氧气管的孔状出口,所述背带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面罩及其配件的立体袋。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携带,使用灵活;体积小,不占用过大空间;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Backpack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包装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包,具体涉及一种携带内置式氧气瓶供氧装置用的背包装具。
技术介绍
目前,根据世界各国对矿井事故的调查,在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现场瞬间受到伤害死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总人数的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矿工都是因为在火灾、爆炸后不能及时升井或逃离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现场,导致窒息或中毒死亡的。因此,如何为火灾、爆炸等事故发生后的幸存人员提供清洁的氧气,为其提供必需的生存条件,延长其生存时间,直至救援人员到达,成为应急救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有内置式氧气瓶供氧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可方便地提供氧气,但是其存在部件较多,不易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背包装具,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携带,使用灵活;体积小,不占用过大空间;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包装具,包括用于放置内置式氧气瓶的主包和与主包相连接的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上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穿过氧气管的孔状出口,所述背带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面罩及其配件的立体袋。所述上盖通过拉链与主包相连接。所述主包后背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垫。所述背带下端与主包之间以及两背带之间均设置有织带,两所述织带之间通过搭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背包装具结构简单,使用者只需将内置式氧气瓶供氧装置放入该背包装具中,然后背在使用者后背上即可,非常简便;(2)方便携带,使用灵活。该背包装具体积小、重量轻,背在后背上,非常便于携带;(3)体积小,不占用过大空间。该背包装具和普通背包大小一致,体积小,不用占用过大空间;(4)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该背包装具的生产材料非常便于生产、购买,因而其生产成本很低,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包;2-背带;3-上盖;4-孔状出口;5-立体袋;6-织带;7-搭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背包装具,包括用于放置内置式氧气瓶的主包1和与主包1相连接的背带2,所述主包1上部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用于穿过氧气管的孔状出口4,所述背带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面罩及其配件的立体袋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盖3通过拉链与主包1相连接。使用拉链可以使上盖3打开或关闭快捷方便。如图2所示,所述主包1后背夹层中设置有隔热垫。隔热垫一方面可以起到隔热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背负的舒适程度。如图2所示,所述背带2下端与主包1之间以及两背带2之间均设置有织带6,两所述织带6之间通过搭扣7相连接。本专利技术背包装具的工作过程是:使用时,将该背包装具背带2上的立体袋5打开,将氧气面罩及其配件取出,用氧气管穿过上盖3上的孔状出口4将氧气面罩和放置在主包1内的内置式氧气瓶相连接,使用者带上氧气面罩后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包装具,包括用于放置内置式氧气瓶的主包(1)和与主包(1)相连接的背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1)上部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用于穿过氧气管的孔状出口(4),所述背带(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面罩及其配件的立体袋(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包装具,包括用于放置内置式氧气瓶的主包(1)和与主包(1)相连接的背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包(1)上部设置有上盖(3),所述上盖(3)上设有用于穿过氧气管的孔状出口(4),所述背带(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氧气面罩及其配件的立体袋(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包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穗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镉域志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