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5457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4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培育壮芽、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其特征在于:(1)培育壮芽,(2)整地建畦,选择呈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作种植地,(3)种植,(4)田间管理,(5)病虫害综合治理,姜瘟病是主要的病害,(6)及时收获可在初霜到来前种姜与鲜姜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生姜,亩产量高,亩鲜姜在3500‑4000公斤,姜块大小均匀肥壮,姜的商品性好。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gi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姜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方法,尤其是一种生姜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生姜除了有较好的调味作用外,还有排汗降温、促进消化液分泌功能,因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状;生姜还有健胃,增进食欲的作用。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沙门氏菌效果明显。生姜还有杀灭口腔致病菌和肠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疗效显著。生姜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但由于种植方法不同,产量和经济效益相差较大,产量高的可达五千斤/亩,产量低的仅有一千多斥/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高产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包括培育壮芽、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1、培育壮芽,在播种前20~30天取出种姜,将其表面的泥土彻底清洗干净,再在干净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铺晾晒1~2天,再进行催芽,即将种姜置于20-25℃、湿度在80%的条件下催芽20~25天,使幼芽粗0.5~1.0cm、长0.5~2.0cm备用;2、整地建畦,选择呈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作种植地,并施加基肥为过磷酸钙750~1125kg/hm2和充分腐熟有机肥,75t/hm2;整平耙细,建高畦栽培,畦宽16-2米,长度依田块而定;>3、种植,按行距40cm开4cm的沟,将催好芽的种姜芽头朝上摆于沟内,株距30cm,再覆盖一层薄土后,埔上1cm的稻草,侍芽出土后揭去稻草;4田间管理,(1)遮荫,去草后要及时遮荫,即搭棚架盖上遮阳网,然后用绳索予以固定;或是在行间套种瓜类搭架;(2)肥水管理,在行间播种前,务必要浇足底水,生姜幼苗期,可小水勤浇,将土壤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即可,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待姜分枝数量为2~3个、苗高30cm时第1次追肥,施磷酸二铵300kg/hm2或磷酸二铵硫酸铵300kg/hm2,或施硫酸钾15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粪水22.5t/hm2;待分枝数量为4~5个时第2次追肥,可施优质细干粪30t/hm2+硫酸钾450~60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粪水30t/hm2;处暑前后第3次追肥,施人畜粪水30.0~37.5t/hm2+尿素225kg/hm2;5、病虫害综合治理,姜瘟病是主要的病害,防治方法:用姜瘟宁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用70%敌克松进行灌根防治,或用芽孢杆菌750g/hm2进行喷雾防治;炭疽病、纹枯病,防治方法:可用30%爱苗150g/hm2进行喷雾防治;小地老虎,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辛硫磷2500倍液进行灌窝防治;姜螟用90%敌百虫粉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毒死蜱乳油750~1200g/hm2喷雾防治;6、及时收获可在初霜到来前种姜与鲜姜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种植生姜,亩产量高,亩鲜姜在3500-4000公斤,姜块大小均匀肥壮,姜的商品性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生产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培育壮芽、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按下列方法进行:1、培育壮芽在播种前20~30天即三月上旬至中旬取出种姜,将其表面的泥土彻底清洗干净,再在干净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铺晾晒1~2天,姜种选择健壮、无病虫危害、不干缩、姜块肥大、质地硬、未受冻、不腐烂、色泽鲜亮的姜块作种姜,再进行催芽,即将种姜置于20-25℃、湿度在80%的条件下催芽20~25天,使幼芽粗0.5~1.0cm、长0.5~2.0cm备用;2、整地建畦,选择呈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作种植地,并施加基肥为过磷酸钙750~1125kg/hm2和充分腐熟有机肥75t/hm2,整平耙细,建高畦栽培,畦宽16-2米,长度依田块而定;3、种植,按行距40cm开4cm的沟,将催好芽的种姜芽头朝上摆于沟内,株距30cm,再覆盖一层薄土后,埔上1cm的稻草,侍芽出土后揭去稻草;4、田间管理,(1)遮荫,去草后要及时遮荫,即搭棚架盖上遮阳网,然后用绳索予以固定;或是在行间套种瓜类搭架;(2)肥水管理,在行间播种前,务必要浇足底水,生姜幼苗期,可小水勤浇,将土壤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即可,夏季可早晚浇水;立秋后浇水频率控制在4~6天浇1次,确保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生姜若处于发芽期,则不需追肥,待分枝数量为2~3个、苗高30cm时第1次追肥,可施磷酸二铵300kg/hm2或磷酸二铵硫酸铵300kg/hm2,或施硫酸钾15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粪水22.5t/hm2;待分枝数量为4~5个时第2次追肥,可施优质细干粪30t/hm2+硫酸钾450~600kg/hm2+尿素150kg/hm2+人畜粪水30t/hm2;处暑前后第3次追肥,促使根茎膨大,施人畜粪水30.0~37.5t/hm2+尿素225kg/hm2;5、病虫害综合治理,姜瘟病是主要的病害,防治方法:用姜瘟宁3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或用70%敌克松进行灌根防治,或用芽孢杆菌750g/hm2进行喷雾防治;炭疽病、纹枯病,防治方法:可用30%爱苗150g/hm2进行喷雾防治;小地老虎,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50%辛硫磷2500倍液进行灌窝防治;姜螟用90%敌百虫粉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10%毒死蜱乳油750~1200g/hm2喷雾防治;6、及时收获可在初霜到来前种姜与鲜姜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培育壮芽、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n(1)培育壮芽,在播种前20~30 天取出种姜,将其表面的泥土彻底清洗干净,再在干净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铺晾晒1~2 天,再进行催芽,即将种姜置于20-25℃、湿度在80%的条件下催芽20~25天,使幼芽粗0.5~1.0 cm、长0.5~2.0cm备用;/n(2)整地建畦,选择呈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作种植地,并施加基肥为过磷酸钙750~1125 kg/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姜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培育壮芽、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进行
(1)培育壮芽,在播种前20~30天取出种姜,将其表面的泥土彻底清洗干净,再在干净地面或者草苫上平铺晾晒1~2天,再进行催芽,即将种姜置于20-25℃、湿度在80%的条件下催芽20~25天,使幼芽粗0.5~1.0cm、长0.5~2.0cm备用;
(2)整地建畦,选择呈微酸性、透气松软、土层深厚、能灌能排、保肥保水、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作种植地,并施加基肥为过磷酸钙750~1125kg/hm2和充分腐熟有机肥,75t/hm2;整平耙细,建高畦栽培,畦宽16-2米,长度依田块而定;
(3)种植,按行距40cm开4cm的沟,将催好芽的种姜芽头朝上摆于沟内,株距30cm,再覆盖一层薄土后,埔上1cm的稻草,侍芽出土后揭去稻草;
(4)田间管理,①遮荫,去草后要及时遮荫,即搭棚架盖上遮阳网,然后用绳索予以固定;或是在行间套种瓜类搭架;②肥水管理,在行间播种前,务必要浇足底水,生姜幼苗期,可小水勤浇,将土壤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即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高坪区凤凰寨生态观光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