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527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逆变器电路板和橡胶垫片,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的内部左端设置有指示灯,且指示灯的右侧固定有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散热片,且辅助散热片靠近逆变器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逆变器电路板的外部外侧连接有外壳,且外壳的内侧表壁设置有通风窗,所述橡胶垫片连接于外壳的内部下端,所述外壳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片,且固定片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该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设置有吸热铜板,吸热铜板可以快速吸收元器件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并且能及时的将热量发散至散热片处,可以避免元器件长时间处于高温的工作状态,防止元器件烧坏。

A kind of micro inverter shell and micro inver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装置
,具体为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技术介绍
逆变器是一种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电力调整装置,主要用于把直流电力转换成交流电力,升压回路把太阳能模组的直流电压升压到逆变器输出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逆变桥式回路则把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等价地转换成常用频率的交流电压,较为传统的逆变器通常体积较大、且设于室内,太阳能模组采用串联连接的方式与传统的逆变器相接,目前多采用与太阳能模组个数相同的微型逆变器,微型逆变器设于室内、且分别与各个太阳能模组相连接,各个太阳能模组之间的关系为并联连接的方式,有效减少了损失的电能。市场上的微型逆变器散热结构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并且逆变器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不稳定,不具有抗震能力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逆变器散热结构不合理,散热效果不佳,并且逆变器与外壳之间的连接不稳定,不具有抗震能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逆变器电路板(1)和橡胶垫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电路板(1)的内部左端设置有指示灯(2),且指示灯(2)的右侧固定有元器件(3),所述元器件(3)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散热片(4),且辅助散热片(4)靠近逆变器电路板(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5),所述逆变器电路板(1)的外部外侧连接有外壳(6),且外壳(6)的内侧表壁设置有通风窗(7),所述橡胶垫片(8)连接于外壳(6)的内部下端,所述外壳(6)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包括逆变器电路板(1)和橡胶垫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电路板(1)的内部左端设置有指示灯(2),且指示灯(2)的右侧固定有元器件(3),所述元器件(3)的上端设置有辅助散热片(4),且辅助散热片(4)靠近逆变器电路板(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5),所述逆变器电路板(1)的外部外侧连接有外壳(6),且外壳(6)的内侧表壁设置有通风窗(7),所述橡胶垫片(8)连接于外壳(6)的内部下端,所述外壳(6)的下端连接有固定片(9),且固定片(9)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逆变器外壳及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元器件(3)包括吸热铜板(301)和通风孔(302),且元器件(3)的外侧连接有吸热铜板(301),所述吸热铜板(301)的外侧设置有通风孔(302)。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漓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丰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