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33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探头,所述探头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探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底座。通过套环和支杆的配合,通过第一挡板和侧板的配合,将探头放置到水中进行使用时,水流湍急时,水流冲击到探头上时,先冲击到第一挡板上,水流顺着侧板的方向进行流动,降低水流对探头的冲击力,避免在水流湍急的过程中导线与探头的连接处断裂,对探头和导线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避免探头的损坏,放置报警器本体失去对水位报警的功能,延长水位报警器的使用期限,实用性能强。

A flood control water level al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
本技术涉及报警器
,具体领域为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
技术介绍
水位报警器是指通过机械式或磁感应的方法来进行水位的报警,可以声光报警器等或者磁性报警同时控制水泵等设备的启动或停止,当水位没有到达设定的水位线时,部分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磁铁没有磁性,接触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与其上面的触点接通,第二电路处于断路,指示灯及蜂鸣器无反应,当水位上升,上升到设定的水位线时,电源部分的电路接通,电路中有电流,此时电磁铁产生了磁性,把接触块吸下来,电路接通,红灯亮、蜂鸣器发出声音,告知人们水位达到设定的水位线,防洪用的报警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较为湍急时对水位报警器探头的部分作用力增大,会对水位报警器造成损害,导致实用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探头,所述探头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探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底座,所述套环的一侧固定装配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内侧面前后两端均铰接装配有侧板,所述侧板与底座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两个所述调节装置之间装配有与探头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固定装配于同侧所述底座上,所述螺母的内壁螺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右侧端转动装配有推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的右侧端铰接装配有隔板,所述推块的右侧端位于隔板和底座之间,所述隔板与侧板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筒,且套筒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套筒套接于螺栓的外壁,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固定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卡块,所述套环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块。优选的,所述探头的左侧外壁固定装配有横杆,且横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杆的左侧固定装配有第二顶板,所述第二顶板的外壁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壁开设有条形孔,且条形孔的内壁贯穿有第二顶板,所述探头的左侧固定装配有顶杆,所述顶杆贯穿连杆延伸至条形孔,所述顶杆的左侧端固定装配有第一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条形孔内。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左侧端固定装配有铆钉。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外壁左侧固定套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左侧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装配有插杆。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外侧面右侧固定装配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通过套环和支杆的配合,通过第一挡板和侧板的配合,将探头放置到水中进行使用时,水流湍急时,水流冲击到探头上时,先冲击到第一挡板上,水流顺着侧板的方向进行流动,降低水流对探头的冲击力,避免在水流湍急的过程中导线与探头的连接处断裂,对探头和导线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通过调节装置和限位装置的配合,限位装置对套环和探头之间的位置进行限制,使第一挡板朝向水流过来的方向,调节装置对侧板的摆动范围进行限制,通过改变第一弹簧的长度增加第一弹簧的弹力,加大侧板活动时对水流冲击力的抵消,避免探头的损坏,放置报警器本体失去对水位报警的功能,延长水位报警器的使用期限,实用性能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探头和套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报警器主体、2-导线、3-探头、4-套环、5-支杆、6-第一挡板、7-侧板、8-调节装置、81-螺栓、82-螺母、83-推块、84-隔板、85-第一弹簧、9-限位装置、91-套筒、92-连接杆、93-卡块、94-卡槽、10-横杆、11-连杆、12-条形孔、13-顶杆、14-第一顶板、15-第二弹簧、16-第二顶板、17-铆钉、18-第二挡板、19-插杆、20-挡块、21-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1,报警器主体1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导线2,导线2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探头3,探头3通过导线2与报警器主体1电性连接,探头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环4,套环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底座21,套环4的一侧固定装配有支杆5,支杆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挡板6,第一挡板6的内侧面前后两端均铰接装配有侧板7,侧板7与底座21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8,两个调节装置8之间装配有与探头3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9。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探头3伸入到水中,扳动套环4在探头3的外壁上进行转动,套环4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支杆5带动第一挡板6一起转动,第一挡板6为三棱柱形状,如图5所示,将第一挡板6的右侧突起的位置朝向逆向水流的方向,侧板7对探头3的侧面进行遮挡,水流冲击到第一挡板6上时会抵消一部分冲击力,水流对侧板7施加压力,侧板7进行摆动,再次抵消一部分水流的冲击力,避免探头3和导线2的连接处被损坏。具体而言,调节装置8包括螺母82,螺母82固定装配于同侧底座21上,螺母82的内壁螺接有螺栓81,螺栓81的右侧端转动装配有推块83,底座21的上表面的右侧端铰接装配有隔板84,推块83的右侧端位于隔板84和底座61之间,隔板84与侧板7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一弹簧85。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转动螺栓81,使螺栓81在螺母82的内部进行转动,于此同时推动推块83向隔板84的一侧进行移动,推块83如图3所示贴合隔板84的一侧成倾斜的状态,推块83左侧高度高于右侧高度,推块83插接到隔板84和底座21之间,隔板84以右端为圆心进行摆动,隔板84推动第一弹簧85,第一弹簧85推动侧板7进行摆动,从而调节侧板7的活动范围。具体而言,限位装置9包括套筒91,且套筒91的数量为两个,套筒91套接于螺栓81的外壁,两个套筒91之间固定装配有连接杆92,连接杆92的右侧面固定装配有卡块93,套环4的外壁左侧开设有卡槽94,卡槽94的内壁卡接有卡块93。螺栓81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套筒91一起移动,螺栓81带动套筒91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卡块93一起移动,将卡块93卡接到卡槽94的内部,卡块93贯穿卡槽94与探头3紧密的贴合到一起,从而对套环4和探头3之间进行限位,避免套环4随意的转动,对第一挡板6位置的确定。具体而言,底座21的外侧面右侧固定装配有挡块20。挡块20对隔板84的转动位置进行限制。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探头(3),所述探头(3)通过导线(2)与报警器主体(1)电性连接,所述探头(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底座(21),所述套环(4)的一侧固定装配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的内侧面前后两端均铰接装配有侧板(7),所述侧板(7)与底座(21)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8),两个所述调节装置(8)之间装配有与探头(3)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主体(1)的一侧固定装配有导线(2),所述导线(2)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探头(3),所述探头(3)通过导线(2)与报警器主体(1)电性连接,所述探头(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套环(4),所述套环(4)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装配有底座(21),所述套环(4)的一侧固定装配有支杆(5),所述支杆(5)的另一端固定装配有第一挡板(6),所述第一挡板(6)的内侧面前后两端均铰接装配有侧板(7),所述侧板(7)与底座(21)之间装配有调节装置(8),两个所述调节装置(8)之间装配有与探头(3)配合使用的限位装置(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8)包括螺母(82),所述螺母(82)固定装配于同侧所述底座(21)上,所述螺母(82)的内壁螺接有螺栓(81),所述螺栓(81)的右侧端铰接装配有推块(83),所述底座(21)的上表面的右侧端转动装配有隔板(84),所述推块(83)的右侧端位于隔板(84)和底座(21)之间,所述隔板(84)与侧板(7)之间固定装配有第一弹簧(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水位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9)包括套筒(91),且套筒(9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套筒(91)套接于螺栓(81)的外壁,两个所述套筒(91)之间固定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德伦张剑明程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新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