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286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它包括发热基体和换热基体,所述发热基体嵌设在换热基体内,所述换热基体内设有水流管道,所述水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发热基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热层、发热基材、发热件、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热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水流管道的受热面积大,进而加速水的加热过程,提高热转换效率,降低能耗,实现水电分离方式,还可根据不同功率需求,间隔设置多个发热基体并呈层叠方式排布,从而可提供大功率制热,满足集中供暖,不会产生强大的电磁波,更安全,能效不受使用环境影响,使用寿命长。

A high-power heating module for water heating film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
本技术涉及水暖制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使用的空气源热泵为市场主流,但空气源热泵在较寒冷环境中无法取得热交换条件,因此,制热效率往往受到外在环境温度影响,制热效果不如预期;另外还有运用电磁加热产生制热效果,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制热需求,但因大功率电磁加热时将产生强大的电磁波,不适合居家环境使用;而以传统的加热丝制热,热转换效率低,同时无法保证水电分离,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包括发热基体和换热基体,所述发热基体嵌设在换热基体内,所述换热基体内设有水流管道,所述水流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发热基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热层、发热基材、发热件、第一绝缘层、第二导热层。其中,所述发热件为纳米稀土发热件或厚膜材料发热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基体(1)和换热基体(2),所述发热基体(1)嵌设在换热基体(2)内,所述换热基体(2)内设有水流管道(3),所述水流管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发热基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热层(11)、发热基材(12)、发热件(13)、第一绝缘层(14)、第二导热层(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基体(1)和换热基体(2),所述发热基体(1)嵌设在换热基体(2)内,所述换热基体(2)内设有水流管道(3),所述水流管道(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发热基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导热层(11)、发热基材(12)、发热件(13)、第一绝缘层(14)、第二导热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13)为纳米稀土发热件(13)或厚膜材料发热件(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13)通过印刷烧结在发热基材(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功率水暖发热膜电路绕流水道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13)包括绝缘底层(131)、电阻层(132)、导电层(133)、绝缘覆盖层(134)和电极,所述绝缘底层(131)贴附于发热基材(12)上,所述电阻层(132)贴附于绝缘底层(131)上,所述导电层(133)贴附于电阻层(1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冠贤周善智甘树新张少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珂洛赫慕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