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421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3:44
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与快速拆装机构;胀紧套本体包括外套件与内套件,外套件的内侧面设有锥形槽,内套件呈半闭合的锥形环状,内套件的锥形侧面与锥形槽的侧面对应贴合,内套件的内侧面设有容置通槽,内套件的锥形侧面设有胀紧间隙,内套件的外侧面固定环形凸沿,环形凸沿与容置通槽同心设置,于内套件与外套件形成套设配合时,环形凸沿的内侧面与外套件的内侧面形成位移间隙;快速拆装机构包括旋盖与扭转块,旋盖的内侧面设有容置凹槽,容置凹槽侧面设有内螺纹,外套件的环形侧面设有外螺纹,扭转块上设有贯穿扭转块与旋盖的辅助通槽,辅助通槽与容置通槽同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且快速拆装的优点。

A kind of expansion sleeve easy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
本技术涉及胀紧套技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
技术介绍
轴与套装在轴上的皮带轮、惯性轮等轮毂的锁紧固定,传统用键联接,使用寿命短、浪费很大、不便于安装拆卸,现多采用胀紧套连接,但是现有的胀紧套多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进行配合锁紧,在安装与拆卸过程中都需要相继拧紧或松开螺栓,才能达到胀紧的目的,由于达到稳固配合所需要螺栓的数量过多,因此在安装和拆卸胀紧套的过程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造成拆装上的不方便,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不方便的问题。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包括胀紧套本体与固定于所述胀紧套本体上的快速拆装机构;所述胀紧套本体包括外套件与内套件,所述外套件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外套件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侧面直径沿所述内侧面至所述外侧面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内套件呈半闭合的锥形环状,所述内套件的锥形侧面与所述锥形槽的侧面对应贴合,所述内套件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内套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n包括胀紧套本体与固定于所述胀紧套本体上的快速拆装机构;/n所述胀紧套本体包括外套件(101)与内套件(102),所述外套件(1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外套件(101)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侧面直径沿所述内侧面至所述外套件(101)的外侧面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内套件(102)呈半闭合的锥形环状,所述内套件(102)的锥形侧面与所述锥形槽的侧面对应贴合,所述内套件(102)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内套件(102)的容置通槽(103),所述内套件(102)的锥形侧面设有与所述容置通槽(103)连接导通的胀紧间隙,所述内套件(102)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内套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胀紧套,其特征在于:
包括胀紧套本体与固定于所述胀紧套本体上的快速拆装机构;
所述胀紧套本体包括外套件(101)与内套件(102),所述外套件(101)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外套件(101)的锥形槽,所述锥形槽侧面直径沿所述内侧面至所述外套件(101)的外侧面方向逐渐缩小,所述内套件(102)呈半闭合的锥形环状,所述内套件(102)的锥形侧面与所述锥形槽的侧面对应贴合,所述内套件(102)的内侧面设有贯穿所述内套件(102)的容置通槽(103),所述内套件(102)的锥形侧面设有与所述容置通槽(103)连接导通的胀紧间隙,所述内套件(102)的外侧面固定有与所述内套件(102)一体连接的环形凸沿(301),所述环形凸沿(301)与所述容置通槽(103)同心设置,所述环形凸沿(301)的内圈直径大于所述容置通槽(103)的直径,于所述内套件(102)与所述外套件(101)形成套设配合时,所述环形凸沿(301)的内侧面与所述外套件(101)的内侧面形成位移间隙(4);
所述快速拆装机构包括旋盖(201)与固定于所述旋盖(201)上且与六角扳手配合的扭转块(202),所述旋盖(201)的内侧面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侧面设有内螺纹,所述外套件(101)的环形侧面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对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扭转块(202)与所述外套件(10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块(202)上设有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市盟祥联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