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405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围防渗层,所述外围防渗层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吸附层、渗水层和植被层,所述渗水层与吸附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呈倾斜设置,在防水层的低端处开设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吸附层相通,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若干隔层,相间隔设置,所述隔层呈竖直设置在吸附层内,相邻的所述隔层的头端和尾端上均开设有出水端,所述吸附层与出水端与出水口相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污水运行的处理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统一。

An artificial wetl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属于人工湿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湿地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环境美学价值高等优点,故被广泛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农业生产废水等领域。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植物和微生物提供生长介质、为污水渗流提供良好的水力条件的同时,也能够通过沉淀、吸附和过滤等作用直接去除污染物。其种类、组配方法和高度的选择则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核心。由于污水性质存在千差万别,因而并没有一种单一基质能够有效处理所有污水。一般的填料基质由土壤、细沙、粗砂、砾石、碎瓦片或灰渣等构成,这其中最常使用的是碎石,此外还有沸石、土壤、鹅卵石、煤渣、粉煤灰等。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是通过湿地填料基质的理化反应、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微生物的积累等几方面共同作用完成的。但是植物的吸收与微生物的积累作用对磷的去除只占很少的一部分。研究发现,磷的主要去除机制是基质的吸附作用,水体中的正磷酸盐,在水流流经湿地介质表面时,受到介质的吸附,此吸附能力的好坏,将取决于湿地是否有良好的水力传导性和较高的比表面积。因此,选择有效的湿地基质填料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意义重大。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人工湿地系统,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围防渗层,所述外围防渗层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吸附层、渗水层和植被层,所述渗水层与吸附层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呈倾斜设置,在防水层的低端处开设有进水端,所述进水端与吸附层相通,所述吸附层内设置有若干隔层,相间隔设置,所述隔层呈竖直设置在吸附层内,相邻的所述隔层的头端和尾端上均开设有出水端,所述吸附层与出水端与出水口相连通设置。优选地,所述吸附层内混合铺填有钢渣和糠醛渣。优选地,所述钢渣和糠醛渣为间隔铺填,通过隔层相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渗水层为碎石层。优选地,所述碎石层为页岩、砾石或卵石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渗水层的厚度在55厘米至60厘米。优选地,所述渣和糠醛渣在吸附层的体积配比为1:1至1.8:1。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在吸附层通过隔层的往复折弯处理,同时在结合钢渣和糠醛渣,可高效并长效针对含磷污水进行处理,该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不易堵塞,能够以废治废,可以显著降低污水运行的处理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统一。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围防渗层1,所述外围防渗层1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2,吸附层3、渗水层4和植被层5,所述渗水层4与吸附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呈倾斜设置,在防水层6的低端处开设有进水端7,所述进水端与吸附层3相通,所述吸附层3内设置有若干隔层8,相间隔设置,所述隔层8呈竖直设置在吸附层3内,相邻的所述隔层8的头端和尾端上均开设有出水端9,所述吸附层3与出水端与出水口相连通设置。所述钢渣选择粒径为30mm的钢渣制备而成;钢渣主要由钙、铁、硅、镁和少量铝、锰等的氧化物组成,钢渣有多孔的物理特征,具有优越的吸附效果和很好的还原特性,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所述糠醛渣选择粒径为6mm的糠醛渣制备而成;糠醛渣是以玉米芯、秸秆、花生壳、甘蔗渣等农副产品的下脚料为原料,经高温水解提取化工原料糠醛后得到的固体废渣。本技术中所述吸附层3内混合铺填有钢渣和糠醛渣。本技术中所述钢渣和糠醛渣为间隔铺填,通过隔层8相间隔设置。本技术中所述渗水层4为碎石层。本技术中所述碎石层为页岩、砾石或卵石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中所述渗水层的厚度在55厘米至60厘米。本技术中所述渣和糠醛渣在吸附层的体积配比为1:1至1.8:1。本技术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中,通过在吸附层通过隔层的往复折弯处理,同时在结合钢渣和糠醛渣,可高效并长效针对含磷污水进行处理,该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不易堵塞,能够以废治废,可以显著降低污水运行的处理成本,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的统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围防渗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防渗层(1)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2),吸附层(3)、渗水层(4)和植被层(5),所述渗水层(4)与吸附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呈倾斜设置,在防水层(6)的低端处开设有进水端(7),所述进水端与吸附层(3)相通,所述吸附层(3)内设置有若干隔层(8),相间隔设置,所述隔层(8)呈竖直设置在吸附层(3)内,相邻的所述隔层(8)的头端和尾端上均开设有出水端(9),所述吸附层(3)与出水端与出水口相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外围防渗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防渗层(1)内从下至上依次铺设有稳定层(2),吸附层(3)、渗水层(4)和植被层(5),所述渗水层(4)与吸附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层(6),所述防水层(6)呈倾斜设置,在防水层(6)的低端处开设有进水端(7),所述进水端与吸附层(3)相通,所述吸附层(3)内设置有若干隔层(8),相间隔设置,所述隔层(8)呈竖直设置在吸附层(3)内,相邻的所述隔层(8)的头端和尾端上均开设有出水端(9),所述吸附层(3)与出水端与出水口相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内混合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雁飞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上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