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琰专利>正文

一种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988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涉及垃圾分类领域。该分类垃圾桶,包括外壳、底座和内筒,所述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外壳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内筒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垃圾投放口,内筒开设有四个腔体,内筒的圆心位置固定插接有转轴,转轴位于内筒上方的一端插接在外壳的顶壁中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位于内筒下方的一端插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位于底座和内筒之间的一端开设有四方柱体。该分类垃圾桶,通过设置踏板、拉杆、滑块、顶杆和棘轮,达到了使垃圾分类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使垃圾进行多种分类,造成有害垃圾流失在外界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A sort of garbage 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具体为一种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垃圾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垃圾分类是目前政府部门推广比较多的措施,而且也已经日益深入人心,如果在生活垃圾中分类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危险垃圾,剩下的作为一般垃圾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那么就会使垃圾变废为宝,不但不成为难题,反而成了一个资源。但是现有技术的垃圾桶通常是只有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两种可以选择,并且现在大多数的人们都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并且还有很多的垃圾桶只有一个桶,根本不存在垃圾分类的问题,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的有害垃圾流失到外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类垃圾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垃圾桶不能有效的进行垃圾分类造成有害垃圾流失到外部环境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外壳、底座和内筒,所述外壳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外壳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内筒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外壳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垃圾投放口,内筒开设有四个腔体,内筒的圆心位置固定插接有转轴,转轴位于内筒上方的一端插接在外壳的顶壁中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位于内筒下方的一端插接在底座的上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位于底座和内筒之间的一端开设有四方柱体,四方柱体的外表面套接有间歇环,间歇环的圆周面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位于四方柱体与底座之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棘轮,外壳左侧面下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通孔中设置有踏板,踏板的左端与底座的上表面铰接,踏板的右端铰接有拉杆,拉杆远离踏板的一端铰接有滑块,滑块与底座的上表面接触,滑块的右端设置有顶杆,顶杆与滑块活动连接,顶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棘轮接触,顶杆位于滑块与棘轮之间的一端套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下端与底座的上表面接触,限位块与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A,弹簧A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和滑块固定连接,弹簧A套接在顶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设置拉盖,拉盖的下端与外壳的上表面铰接,拉盖位于垃圾投放口的右端。优选的,所述间歇环包括固定环、四个弹簧B和四个顶块,固定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通槽为十字结构,通槽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块和一个弹簧B,弹簧B位于通槽底壁和顶块之间,弹簧B的两端分别与通槽底壁和顶块固定连接。优选的,四个腔体大小相同、以内筒的圆心等距离阵列分布,腔体的截面为扇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棘轮为十字板状结构,棘轮与转轴同心设置。优选的,所述四方柱体有四个面,四方柱体的四个面分别与四个顶块相对的一面接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类垃圾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分类垃圾桶,通过设置踏板、拉杆、滑块、顶杆和棘轮,踩下踏板,拉杆受到踏板的力开始向右挤压,此时滑块受到拉杆的力开始向右移动,滑块向右移动带动顶杆向右挤压棘轮,由于棘轮是十字结构,所以顶杆挤压棘轮的时候,棘轮开始转动,棘轮转动带动内筒开始旋转,此时内筒的四个腔体开始旋转,打开外壳的拉盖此时垃圾投放口与内筒的一个腔体对应,转动内筒可以转换不同的腔体,达到了使垃圾分类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不能使垃圾进行多种分类,造成有害垃圾流失在外界中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2、该分类垃圾桶,通过设置转轴、四方柱体和间歇环,棘轮转动的时候转轴也会随之转动,进而四方柱体也会在间歇环中转动,由于四方柱体的四个面始终与顶块相对的一面接触,而且顶块与固定环之间设置有弹簧,所以四方柱体转动的时候每次只能旋转九十度,达到了是内筒的腔体能够始终与垃圾投放口相对应,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垃圾桶回收垃圾分类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内筒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间歇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壳、2底座、3内筒、4垃圾投放口、5腔体、6转轴、7四方柱体、8间歇环、801固定环、8011通槽、802弹簧B、803顶块、9棘轮、10通孔、11踏板、12拉杆、13滑块、14顶杆、15限位块、16弹簧A、17拉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类垃圾桶,如图1-4所示,包括外壳1、底座2和内筒3,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外壳1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上表面,内筒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垃圾投放口4,垃圾投放口4的作用是投放垃圾,外壳1的上表面设置拉盖17,拉盖17的下端与外壳1的上表面铰接,拉盖17位于垃圾投放口4的右端,拉盖17可以防止垃圾的气味泄露,内筒3开设有四个腔体5,四个腔体5大小相同、以内筒3的圆心等距离阵列分布,腔体5的截面为扇形结构,四个腔体5可以用来储存不同性质的垃圾,内筒3的圆心位置固定插接有转轴6,转轴6位于内筒3上方的一端插接在外壳1的顶壁中并与其转动连接,外壳1的顶壁固定安装有轴承,转轴6插接在轴承中,转轴6位于内筒3下方的一端插接在底座2的上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轴承,转轴6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轴6位于底座2和内筒3之间的一端开设有四方柱体7,四方柱体7的截面为正方形,四方柱体7的外表面套接有间歇环8,间歇环8包括固定环801、四个弹簧B802和四个顶块803,固定环801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槽8011,通槽8011为十字结构,通槽8011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一个顶块803和一个弹簧B802,弹簧B802位于通槽8011底壁和顶块803之间,弹簧B802的两端分别与通槽8011底壁和顶块803固定连接,四方柱体7有四个面,四方柱体7的四个面分别与四个顶块803相对的一面接触,间歇环8的圆周面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6位于四方柱体7与底座2之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棘轮9,棘轮9为十字板状结构,棘轮9与转轴6同心设置,外壳1左侧面下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10,通孔10中设置有踏板11,踏板11的左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铰接,踏板11的右端铰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踏板11的一端铰接有滑块13,滑块13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滑块13的右端设置有顶杆14,顶杆14与滑块13活动连接,顶杆14远离滑块13的一端与棘轮9接触,顶杆14位于滑块13与棘轮9之间的一端套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下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限位块15与滑块13之间设置有弹簧A16,弹簧A1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15和滑块13固定连接,弹簧A16套接在顶杆14的外表面。工作原理,拉杆12受到踏板11的力开始向右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外壳(1)、底座(2)和内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外壳(1)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上表面,内筒(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垃圾投放口(4),内筒(3)开设有四个腔体(5),内筒(3)的圆心位置固定插接有转轴(6),转轴(6)位于内筒(3)上方的一端插接在外壳(1)的顶壁中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6)位于内筒(3)下方的一端插接在底座(2)的上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6)位于底座(2)和内筒(3)之间的一端开设有四方柱体(7),四方柱体(7)的外表面套接有间歇环(8),间歇环(8)的圆周面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6)位于四方柱体(7)与底座(2)之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棘轮(9),外壳(1)左侧面下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10),通孔(10)中设置有踏板(11),踏板(11)的左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铰接,踏板(11)的右端铰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踏板(11)的一端铰接有滑块(13),滑块(13)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滑块(13)的右端设置有顶杆(14),顶杆(14)与滑块(13)活动连接,顶杆(14)远离滑块(13)的一端与棘轮(9)接触,顶杆(14)位于滑块(13)与棘轮(9)之间的一端套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下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限位块(15)与滑块(13)之间设置有弹簧A(16),弹簧A(16)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块(15)和滑块(13)固定连接,弹簧A(16)套接在顶杆(14)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外壳(1)、底座(2)和内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为中空状结构,外壳(1)固定安装在底座(2)的上表面,内筒(3)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垃圾投放口(4),内筒(3)开设有四个腔体(5),内筒(3)的圆心位置固定插接有转轴(6),转轴(6)位于内筒(3)上方的一端插接在外壳(1)的顶壁中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6)位于内筒(3)下方的一端插接在底座(2)的上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转轴(6)位于底座(2)和内筒(3)之间的一端开设有四方柱体(7),四方柱体(7)的外表面套接有间歇环(8),间歇环(8)的圆周面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轴(6)位于四方柱体(7)与底座(2)之间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棘轮(9),外壳(1)左侧面下端开设有与其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10),通孔(10)中设置有踏板(11),踏板(11)的左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铰接,踏板(11)的右端铰接有拉杆(12),拉杆(12)远离踏板(11)的一端铰接有滑块(13),滑块(13)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滑块(13)的右端设置有顶杆(14),顶杆(14)与滑块(13)活动连接,顶杆(14)远离滑块(13)的一端与棘轮(9)接触,顶杆(14)位于滑块(13)与棘轮(9)之间的一端套接有限位块(15),限位块(15)的下端与底座(2)的上表面接触,限位块(15)与滑块(13)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琰
申请(专利权)人:余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