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64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腰装置,包括基座和支撑杆,基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固定于底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侧面设有多个凹槽,支撑杆包括杆本体、第一抵顶体和第二抵顶体,第一抵顶体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抵顶块,第二抵顶体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抵顶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第一螺杆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二螺杆插入第二螺孔中,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分别抵顶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支撑杆固定于不同的高度以及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实现下腰装置的高度和形状调节。

A lower wais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腰装置
本技术涉及柔韧性训练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下腰装置。
技术介绍
舞蹈训练辅助装置主要采用平衡杆,舞蹈基本功的训练需要经常进行一些如控腿、开脚背、开腿、开肩以及拉伸韧带等,下腰是每个舞蹈练习者必须进行的基础训练,通过下腰可训练舞蹈者腰部的柔韧性,从而保证跳舞姿势的正确及优美。现有的下腰用的训练器材一般采用固定式结构,其高度和形状都不能进行调节,从而难以满足不同身高和柔韧度的舞蹈练习者的使用。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深入研究,得到一种下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腰装置,其能够方便进行高度和形状的调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下腰装置,包括基座和支撑杆,所述基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且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互对应的凹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杆本体、第一抵顶体和第二抵顶体,所述第一抵顶体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抵顶块,所述第一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抵顶体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抵顶块,所述第二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杆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杆插入所述第二螺孔中,所述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个凹槽中。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呈矩形。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抵顶块包括第一块本体和第一橡胶片,所述第一橡胶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块本体的外侧部,所述第二抵顶块包括第二块本体和第二橡胶片,所述第二橡胶片固定于所述第二块本体的外侧部。进一步的改进:包括多个所述支撑杆。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中。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侧板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二侧板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底板的侧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插入所述第三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插入所述第四螺孔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下腰装置,其支撑杆可拆卸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将多个支撑杆固定于不同的高度以及组合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实现下腰装置的高度和形状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者的训练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下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涉及一种下腰装置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撑杆-1;杆本体-11;第一螺杆-121;第一抵顶块-122;第一块本体-1221;第一橡胶片-1222;第二螺杆-131;第二抵顶块-132;第二块本体-1321;第二橡胶片-1322;底板-2;第一插孔-21;第二插孔-2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凹槽-5;第二螺栓-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下腰装置,包括基座和支撑杆1,所述基座包括底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相对平行设置且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2上,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互对应的凹槽5,所述支撑杆1包括杆本体11、第一抵顶体和第二抵顶体,所述第一抵顶体包括第一螺杆121和第一抵顶块122,所述第一抵顶块122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杆121的端部,所述第二抵顶体包括第二螺杆131和第二抵顶块132,所述第二抵顶块132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杆131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31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杆本体1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杆121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杆131插入所述第二螺孔中,所述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一个凹槽5中。设于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的多个凹槽5均匀分布,由于所述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31的螺纹方向相反,当杆本体11相对于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31转动时,第一螺杆121和第二螺杆131向远离或靠近杆本体11的方向运动,即使得支撑杆1伸长或缩短,在安装所述支撑杆1时,使得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分别对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上所设的处于相对位置的一个凹槽5,并使得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中的一个进入到凹槽5中,然后转动杆本体11,使得支撑杆1伸长,最终,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分别设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凹槽5中,并抵顶于凹槽5的底部,实现支撑杆1的安装。在此结构设置下,由于具有多个凹槽5,操作者可以选择不同高度和不同位置的凹槽5进行支撑杆1的安装,使得符合自身的训练需求。在训练时,舞蹈练习者背朝本装置,开始进行下腰训练,在下腰的过程中,其腰部抵靠在支撑杆1上,支撑杆1对其进行有效支撑。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呈矩形,为了与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相配合,所述凹槽5也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相适应的矩形。进一步,所述第一抵顶块122包括第一块本体1221和第一橡胶片1222,所述第一橡胶片1222固定于所述第一块本体1221的外侧部,所述第二抵顶块132包括第二块本体1321和第二橡胶片1322,所述第二橡胶片1322固定于所述第二块本体1321的外侧部。第一橡胶片1222和第二橡胶片1322的设置分别为第一抵顶块122和第二抵顶块132与凹槽5的接触提供缓冲,填充他们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结构紧固,且不会由于部件的活动引发噪音,提升使用的舒适性。进一步,本实施例包括多个所述支撑杆1,在设置多个支撑杆1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支撑杆1按不同的规则排布,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进一步,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由底板2的上表面延伸向下延伸,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分别插入所述第一插孔21和第二插孔22中,实现其固定。进一步,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6,所述第一侧板3上设有第三螺孔,所述第二侧板4上设有第四螺孔,所述底板2的侧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插入所述第三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栓6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后插入所述第四螺孔中,利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6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固定于底板2上。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支撑杆,所述基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且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互对应的凹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杆本体、第一抵顶体和第二抵顶体,所述第一抵顶体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抵顶块,所述第一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抵顶体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抵顶块,所述第二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杆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杆插入所述第二螺孔中,所述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个凹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支撑杆,所述基座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平行设置且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对的侧面分别设有多个位置相互对应的凹槽,所述支撑杆包括杆本体、第一抵顶体和第二抵顶体,所述第一抵顶体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一抵顶块,所述第一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二抵顶体包括第二螺杆和第二抵顶块,所述第二抵顶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杆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杆插入所述第一螺孔中,所述第二螺杆插入所述第二螺孔中,所述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分别抵顶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个凹槽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顶块和第二抵顶块呈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浩然胡东映马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