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包括横杠,横杠表面设有防滑纹,横杠左右两侧均设有弯杆,弯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横杠配合相连,弯杆的底端设有支柱,支柱的外壁设有若干卡条,弯杆底端设有转盘,转盘底端设有支撑盘,支柱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盘配合相连,支撑盘两侧均设有通孔,其内腔设有卡盘;支柱贯穿卡盘,卡盘内设有若干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卡条配合相连,卡盘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贯穿通孔,卡盘的底端设有支撑杆;支撑盘的底端设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与其下的第二立柱卡接连接;第二立柱上还设有踏梯和镁粉盒;地面上设置有缓冲垫;横杆间还设置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使用效果好。
A parallel bar f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
本技术属于体育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
技术介绍
双杠是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大多数学校的操场内都设有双杠,供学生练习、锻炼使用。练双杠对人体的好处主要有:增强上肢、肩带、胸部、腹部及背部肌群的力量和柔韧性、提高上肢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是在校学生体育训练项目之一;现有的双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高度和宽度都不能调节,对身高不同的人不能区分,身高较矮的训练者不易上杆训练;双杠下面也没有设置保护装置,不能多训练者进行很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合理、功能多样,实际使用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杠,其中,任一横杠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横杠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弯杆,弯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横杠配合相连,弯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柱,支柱的外壁安装有若干卡条,弯杆的外侧底端安装有转盘,转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盘,支柱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盘配合相连,支撑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支撑盘的内腔安装有卡盘,支柱贯穿卡盘,卡盘的内侧安装有若干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卡条配合相连,卡盘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贯穿通孔,卡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支撑盘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立柱,第一立柱与其下面设置的第二立柱卡接连接;其中,位于两横杆同一端部的第二立柱外侧均设置有踏梯,另一端部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外侧设置有镁粉盒;四个第二立柱之间及其横向扩展的地面上设置有缓冲垫;两横杆之间还活动设置有若干滑动杆。优选的,所述的两个横杆之间设有至少六个滑动杆,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弧状连接管,连接管扣套在横杆上,连接管的内径和横杆的外径相适配,连接管上设置有定位顶丝,滑动杆通过连接管可沿横杆平移,并通过定位顶丝固定在横杆上,滑动杆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可沿横杆平移。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包括下杆,下杆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滑槽,滑槽的顶端安装有卡块;下杆的内侧安装有上杆,上杆与下杆配合相连,上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滑块与滑槽配合相连,上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立柱的外壁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卡槽,第一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贯穿第二立柱,第二立柱顶部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卡杆,卡杆贯穿第二立柱,卡杆与第二卡槽配合相连,卡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安装有卡环。优选的,所述的下杆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的滑槽的顶端安装有卡块。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右侧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的缓冲垫为可折叠式弹性缓冲垫。优选的,所述的踏梯为长方形踏梯,内设2-4根踏杆。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弯杆、转盘等设置可以对双杠的宽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设置可以调节双杠的高度。2.本技术的缓冲垫起防护作用;踏梯可用来压腿、做俯卧撑,还可以利用它来攀登,利于小个学员抓杠。3.本技术滑动杆安装到双杠上时,可以使双杠作为云梯进行训练,增加了双杠的利用价值。4.本技术的镁粉盒可以装镁粉,镁粉和防滑纹可以在训练时防止滑脱,起到保护作用。总之,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合理、功能多样,实际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横杆与滑动杆结合时结构示意图;其中,1-横杠;2-弯杆;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支撑盘;6-卡盘;7-第一卡槽;8-支撑杆;81-下杆;82-滑槽;83-滑块;84-卡块;85-第一弹簧;86-上杆;87-固定杆;9-卡条;10-通孔;11-第一连接杆;12-转盘;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支柱;16-防滑纹;17-踏梯;18-镁粉盒;19-缓冲垫;20-滑动杆;21-连接管;22-定位顶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杠1,其中,任一横杠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16,横杠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弯杆2,弯杆2通过第一轴承13与横杠1配合相连,弯杆2的底端安装有支柱15,支柱15的外壁安装有八个卡条9,弯杆2的外侧底端安装有转盘12,转盘12用于支撑弯杆2,使弯杆2不会晃动,转盘12的底端安装有支撑盘5,支撑盘5固定在第一立柱3上,用于支撑杆8和第二轴承14,支柱15通过第二轴承14与支撑盘5配合相连,第二轴承14为滚珠轴承,支撑盘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10,支撑盘5的内腔安装有卡盘6,卡盘6固定在支撑杆8上端,支柱15贯穿卡盘6,卡盘6的内侧安装有八个第一卡槽7,第一卡槽7与卡条9配合相连,卡条9进入第一卡槽7内,将支柱15固定,使其不能转动,卡盘6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11,扳动第一连接杆11,带动卡盘6,第一连接11杆贯穿通孔10,第一连接杆11能够在通孔10内上下移动,卡盘6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盘5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立柱3,第一立柱3与其下面设置的第二立柱4卡接连接;其中,位于两横杆1同一端部的第二立柱4外侧均设置有踏梯17,另一端部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外侧设置有镁粉盒18;四个第二立柱之间及其横向扩展的地面上设置有缓冲垫19;两横杆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若干滑动杆20。两个横杆1之间设有至少六个滑动杆20,滑动杆20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弧状连接管21,连接管21扣套横杆1上,连接管21的内径和横杆1的外径相适配,连接管21上设置有定位顶丝22,滑动杆20通过连接管21可沿横杆1平移,并通过定位顶丝22固定在横杆上,滑动杆20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且可沿横杆1平移。支撑杆8包括下杆81,下杆81的内侧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滑槽82,滑槽82的顶端安装有卡块84,卡块84防止滑块83脱离滑槽82;下杆81的内侧安装有上杆86,上杆86与下杆81配合相连,上杆86能够在下杆81内上下移动,上杆86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滑块83,滑块83与滑槽82配合相连,滑块83能够在滑槽82内滑动,用于限制上杆86在下杆81内的移动轨迹;上杆86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弹簧85,第一弹簧85为压缩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下杆81的内侧底端安装有固定杆87,固定杆87贯穿第一弹簧85,固定杆87用于防止第一弹簧85左右移动。第一立柱的外壁表面设有四个第二卡槽(未标出),第一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立柱,第一立柱贯穿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未标出),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二立柱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卡杆(未标出),卡杆贯穿第二立柱,卡杆与第二卡槽配合相连,卡杆的外壁套接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杠,其中,任一横杠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横杠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弯杆,所述弯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横杠配合相连,弯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壁安装有若干卡条;所述弯杆的外侧底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柱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盘配合相连,所述支撑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盘的内腔安装有卡盘,所述支柱贯穿卡盘,所述卡盘的内侧安装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卡条配合相连,所述卡盘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通孔,所述卡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盘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其下面设置的第二立柱卡接连接;其中,位于两横杆同一端部的第二立柱外侧均设置有踏梯,另一端部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外侧设置有镁粉盒;四个第二立柱之间及其横向扩展的地面上设置有缓冲垫;两横杆之间还活动设置有至少六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弧状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扣套在横杆上,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定位顶丝;/n所述第一立柱的外壁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安装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贯穿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顶部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侧上下两端均安装有卡杆,所述卡杆贯穿第二立柱,所述卡杆与第二卡槽配合相连,所述卡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安装有卡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体育教学用双杠,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杠,其中,任一横杠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横杠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弯杆,所述弯杆通过第一轴承与横杠配合相连,弯杆的底端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外壁安装有若干卡条;所述弯杆的外侧底端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柱通过第二轴承与支撑盘配合相连,所述支撑盘的左右两侧均设有通孔,所述支撑盘的内腔安装有卡盘,所述支柱贯穿卡盘,所述卡盘的内侧安装有若干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卡条配合相连,所述卡盘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贯穿通孔,所述卡盘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盘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其下面设置的第二立柱卡接连接;其中,位于两横杆同一端部的第二立柱外侧均设置有踏梯,另一端部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外侧设置有镁粉盒;四个第二立柱之间及其横向扩展的地面上设置有缓冲垫;两横杆之间还活动设置有至少六个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半圆弧状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扣套在横杆上,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定位顶丝;
所述第一立柱的外壁表面设有多个第二卡槽,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邦辉,王移山,韩春妹,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