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定坤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613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病床,所述床架本体的四条支撑腿分别通过缓冲组件和下支架与脚轮连接,床板活动设置于床架本体上,堵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安装轴、螺母、套筒、弹力带、L型连杆和堵板本体,安装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的横梁上,套筒通过螺母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上,L型连杆的一端与堵板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病床上直接开设通孔,不需要方便的时候通过堵板组件将通孔堵住,确保病床的舒适度,在需要方便的时候将堵板组件移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保持有传统病床的功能,又解决了重病人如厕不便的问题。

A medical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病床。
技术介绍
国际国内现有的医用病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先进,但仍未能打破传统构思。医用病床的设计,在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大小便方面比较忽略,从而造成了在这方面的许多困难。目前状况下,多数靠人工操作,对于危重病人,自己起床几乎不可能,护理人员操作起来很不容易,也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病床,该医用病床通过在病床上直接开设通孔,不需要方便的时候通过堵板组件将通孔堵住,确保病床的舒适度,在需要方便的时候将堵板组件移开,并在放置架上放置放便盆,解决了重病人如厕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用病床,包括脚轮、下支架、缓冲组件、床架本体、床板和堵板组件;所述床架本体的四条支撑腿分别通过缓冲组件和下支架与脚轮连接,床板活动设置于床架本体上,堵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安装轴、螺母、套筒、弹力带、L型连杆和堵板本体,安装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的横梁上,套筒通过螺母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上,L型连杆的一端与堵板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套筒上,堵板本体设置于床板的通孔中;弹力带的一端与L型连杆的水平部连接,另一端与套筒的上端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壳体、压板、连接柱、弹簧和螺纹孔,压板将弹簧卡在壳体的阶梯槽内,压板的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床架本体的支撑腿相连接的连接柱,壳体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与下支架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壳体同轴设置。所述堵板本体的上表面还可拆卸安装有海绵垫。所述L型连杆的下侧还与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的下端设置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下端。所述床架本体的下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承放便盆的放置架,且放置架的支承面设置于通孔的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病床上直接开设通孔,不需要方便的时候通过堵板组件将通孔堵住,确保病床的舒适度,在需要方便的时候将堵板组件中的L型连杆下压,使得堵板本体从床板上的通孔中脱开,再水平旋转L型连杆使得堵板本体不在通孔正对的范围内,在放置架上放置放便盆,病人就能直接在病床上方便,本技术不仅保持有传统病床的功能,又解决了重病人如厕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脚轮,2-下支架,3-缓冲组件,31-壳体,32-压板,33-连接柱,34-弹簧,35-螺纹孔,4-床架本体,41-横梁,5-床板,51-通孔,6-放置架,7-堵板组件,71-连接板,72-安装轴,73-螺母,74-支承板,75-弹簧,76-套筒,77-弹力带,78-L型连杆,79-堵板本体,710-海绵垫,8-放便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3所示的一种医用病床,包括脚轮1、下支架2、缓冲组件3、床架本体4、床板5和堵板组件7;所述床架本体4的四条支撑腿分别通过缓冲组件3和下支架2与脚轮1连接,床板5活动设置于床架本体4上,堵板组件7包括连接板71、安装轴72、螺母73、套筒76、弹力带77、L型连杆78和堵板本体79,安装轴7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4的横梁41上,套筒76通过螺母73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72上,L型连杆78的一端与堵板本体79的下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71铰接,连接板71固定设置在套筒76上,堵板本体79设置于床板5的通孔51中;弹力带77的一端与L型连杆78的水平部连接,另一端与套筒76的上端连接。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壳体31、压板32、连接柱33、弹簧34和螺纹孔35,压板32将弹簧34卡在壳体31的阶梯槽内,压板32的上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用于与床架本体4的支撑腿相连接的连接柱33,壳体31的下端还设置有用于与下支架2连接的螺纹孔35,所述螺纹孔35与壳体31同轴设置。所述堵板本体79的上表面还可拆卸安装有海绵垫710,确保镂空部位与床板上铺设的床褥有相匹配的柔软度,确保病床的舒适度。所述L型连杆78的下侧还与弹簧75的上端连接,弹簧75的下端设置在支承板74上,支承板74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76的下端,确保堵板本体79能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上。所述床架本体4的下侧还设置有用于支承放便盆8的放置架6,且放置架6的支承面设置于通孔51的下方。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在病床上直接开设通孔,不需要方便的时候通过堵板组件将通孔堵住,确保病床的舒适度,在需要方便的时候将堵板组件中的L型连杆下压,使得堵板本体从床板上的通孔中脱开,再水平旋转L型连杆使得堵板本体不在通孔正对的范围内,在放置架上放置放便盆,病人就能直接在病床上方便。床板上铺设的床褥需要将通孔对应的部位一并镂空。本技术不仅保持有传统病床的功能,又解决了重病人如厕不便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病床,包括脚轮(1)、下支架(2)、缓冲组件(3)、床架本体(4)、床板(5)和堵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4)的四条支撑腿分别通过缓冲组件(3)和下支架(2)与脚轮(1)连接,床板(5)活动设置于床架本体(4)上,堵板组件(7)包括连接板(71)、安装轴(72)、螺母(73)、套筒(76)、弹力带(77)、L型连杆(78)和堵板本体(79),安装轴(7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4)的横梁(41)上,套筒(76)通过螺母(73)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72)上,L型连杆(78)的一端与堵板本体(79)的下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71)铰接,连接板(71)固定设置在套筒(76)上,堵板本体(79)设置于床板(5)的通孔(51)中;弹力带(77)的一端与L型连杆(78)的水平部连接,另一端与套筒(76)的上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病床,包括脚轮(1)、下支架(2)、缓冲组件(3)、床架本体(4)、床板(5)和堵板组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本体(4)的四条支撑腿分别通过缓冲组件(3)和下支架(2)与脚轮(1)连接,床板(5)活动设置于床架本体(4)上,堵板组件(7)包括连接板(71)、安装轴(72)、螺母(73)、套筒(76)、弹力带(77)、L型连杆(78)和堵板本体(79),安装轴(7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床架本体(4)的横梁(41)上,套筒(76)通过螺母(73)可转动安装于安装轴(72)上,L型连杆(78)的一端与堵板本体(79)的下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板(71)铰接,连接板(71)固定设置在套筒(76)上,堵板本体(79)设置于床板(5)的通孔(51)中;弹力带(77)的一端与L型连杆(78)的水平部连接,另一端与套筒(76)的上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壳体(31)、压板(32)、连接柱(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定坤田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定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