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47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及收容在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的泄漏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凹陷设有与所述泄漏孔连通的空气导槽;所述后声腔内设有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漏孔和空气导槽间隔的多孔隙材料装置;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裸露在所述后声腔中,且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外径尺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全消除吸音颗粒导致的低频杂音,有效提升模组的音质。

speak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扬声器模组是电子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其包括壳体围成的后声腔,现有的后声腔一般设有泄漏孔,而现有的泄漏孔孔径与吸音颗粒的球径的尺寸接近,后腔气体经由泄漏孔排出时,会驱使吸音颗粒涌向泄漏孔处,在此过程中,易发生吸音颗粒卡滞堵塞泄漏孔的现象;同时由于吸音颗粒的卡滞,泄漏孔管道的排气截面瞬时减小,导致该附近区域的排气的气体流速瞬时增大,继而引起泄漏孔附近大量的吸音颗粒相互发生剧烈的碰撞,并产生噼里啪啦的声音;同时,泄漏孔管道中排气流速增大,流动的雷诺数增大,产生宽频的气动湍流噪声,进一步加重此音质不良问题。以上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上述内容认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旨在消除因吸音颗粒导致的低频杂音,有效提升模组的音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及收容在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及收容在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的泄漏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凹陷设有与所述泄漏孔连通的空气导槽;/n所述后声腔内设有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漏孔和空气导槽间隔的多孔隙材料装置;/n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裸露在所述后声腔中,且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外径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模组,包括壳体及收容在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为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后声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后声腔与外界的泄漏孔,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凹陷设有与所述泄漏孔连通的空气导槽;
所述后声腔内设有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漏孔和空气导槽间隔的多孔隙材料装置;
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裸露在所述后声腔中,且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吸音颗粒的外径尺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槽形状为螺旋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槽的端口的形状为朝向后声腔内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的喇叭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孔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的外壁的圆柱形孔和与所述圆柱形孔连接的贯穿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喇叭形孔。


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张锋张福铭张娜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