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5344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2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本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电池的充电效率。

A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充电是移动终端最常用的功能之一,移动终端均采用可充电电池。移动终端在充电过程中为了对各种状态诸如电池电压、充电电流进行实时检测,需要使移动终端一直处于唤醒状态。相关技术中,当充电充满电后为了低炭节电,会将充电关闭同时检测电池电压,当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的门限值时重新触发启动充电。因此,终端需要频繁的控制开关反从而降低充电器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提高终端电池的充电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切换单元,用于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处理器加载所述指令以执行如上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本实施例可以提高终端电池的充电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电路元器件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可以有可以提高终端充电控制的效率。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便携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MediaPlayer,PMP)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具体的,该终端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电路元器件连接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该充电控制方法的具体流程可以如下:101、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检测是否接入充电电源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检测终端充电接入端口是否存在电流,或者可以通过检测终端内部线圈是否存在磁场。其中,充电电源的接入方式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充电电源的接入方式可以包括有线接入或者无线接入等方式。其中,无线充电的方式可以为电磁感应式、磁共振、电场耦合式和无线电波传输等方式,手机的无线充电大多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当电源的电流通过线圈(无线充电器的送电线圈)会产生磁场,其他未通电的线圈(手机端的受电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为手机充电。具体的,有线接入可以是通过终端充电线与固定电源或者移动电源连接来对终端进行充电,无线充电可以是通过内置送电线圈的充电装置与终端接触来进行充电操作。进一步的,在检测到终端接入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具体的,可以通过充电电路模块,读取电阻两端的电压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可以包括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例如,第一电压值可以为1V(伏特)等等,第二电压值可以为2V等等。102、基于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具体的,接入电流可以通过电阻传输至电池,当确定接入电源的电流大小可以通过电阻两端电压与电阻的电阻值进行处理得到。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可以包括以下流程:获取所述电阻值;确定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值,得到电压差值;基于所述电阻值与所述电压差值,获取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电阻值的比值;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充电电流。其中,获取电阻值,电阻可以为电阻值固定的电阻,该电阻值可以预先存储在终端中,获取电阻值可以直接从存储器中读取。例如,电阻值可以为1Ω(欧姆)等等。当获取到电阻值、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之后,可以根于预设规则对电阻值、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进行处理,得到充电电流。其中,预设规则可以为计算方式,例如,计算方式可以为I=(Va1-Va2)/Ra,其中,I可以表示为充电电流;Va1可以表示第一电压值,可以为3V;Va2可以表示第二电压值,可以为1V;Ra可以表示电阻值,可以为1Ω,则根据计算方式可以得到充电电流I为2A(安培)。103、将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具体的,在确定充电电流之后,可以将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其中,预设阈值可以为实验中确定的充电电流阈值,即在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n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n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n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阻,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电池进行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电阻进行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接入充电电源时,获取电阻两端的电压;
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
将所述充电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充电电流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包括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
所述基于所述电压与电阻值确定充电电流,包括:
获取所述电阻值;
确定所述第一电压与所述第二电压的差值,得到电压差值;
基于所述电阻值与所述电压差值,获取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电阻值的比值;
根据所述比值确定所述充电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进行状态切换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并根据所述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或者所述第二开关的状态进行切换,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状态;
基于所述第二状态对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
申请(专利权)人: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