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343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第一连接件以及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电池单体配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且各电池单体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多个第一连接件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上且靠近第一框架,多个第一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连接件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上且靠近第二框架,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多个第二电极。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伸出于第一框架外且相互连结为一体。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于第二框架外且相互间隔设置。

Batter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池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易于更换及组装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锂电池模块,是采用串联方式或并联方式将多个锂电池结合而成,由于锂电池模块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较大的充电功率等优点,发展至今,锂电池模块可作为供应电动机车与电动汽车的电力存储装置。现有的锂电池模块,主要通过金属镍将各个电池芯串联及并联以达到所需的电压与电流,当需要更大的电力输出时,需相应增加电池芯的数量,因此,锂电池模块的规格大多为订制。然而,锂电池模块的金属镍是焊接于各个电池芯上,且沿着正负极方向焊接以完成串联或并联,此造成组装的步骤较为复杂且完成后的锂电池模块体积较大,而不易收纳。此外,锂电池模块的各个电池芯是相互焊接而不易拆卸,当锂电池模块中的任一接点或任一电池损坏时,就需要更换整个锂电池模块。为此,发展一种易于组装且容易更换损坏区域的锂电池模块,就成为主要的发展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具有快速组装以及容易拆卸替换的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第一连接件以及多个第二连接件。多个电池单体配置于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且各电池单体具有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多个第一连接件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上且靠近第一框架,多个第一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多个第一电极。多个第二连接件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上且靠近第二框架,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多个第二电极。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伸出于第一框架外且相互连结为一体。各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于第二框架外且相互间隔设置。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包括模块化的多个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当结合多个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时,使多个电池模块上下堆叠,以上方电池模块的第二连接件接触下方电池模块的第一连接件,并依此类推完成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性耦接。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堆叠接触的组装方式,可大幅提升多个电池模块的组装速度。此外,当其中一电池模块损坏时,只须将损坏的电池模块取下并替换新的电池模块,无需全部汰换。附图说明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电池模块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电池模块沿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图2A、2B分别是图1A、1B的电池模块的部分元件平面示意图。图2C、2D是图1C的电池模块的部分元件放大示意图。图3A是图1A的电池模块的沿B-B截面一方向的元件示意图。图3B是图1A的电池模块的沿B-B截面另一方向的元件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的多个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B是图4A的多个电池模块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4C是图4B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电池模块;110:第一框架;111:第一定位柱;120:第二框架;121:第二定位柱;130:电池单体;131:第一电极;132:第二电极;140:第一连接件;141:导通板;150:第二连接件;C:曲面板;F:弹片;G:插槽;O1:第一穿孔;O2:第二穿孔;E1:第一端;E2:第二端;AS:容纳空间;LD:长度方向;D1、D2:距离;W1、W2:宽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1A是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块的立体示意图。图1B是图1A的电池模块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图1C是图1A的电池模块沿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A至1C,本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例如是将多个锂离子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并加装单体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未示于图)后形成的成品,且电池模块100的电压、电流规格是依据所应用的电子产品而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100例如是作为供应电动机车、电动车的电力储存装置。本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00包括第一框架110、第二框架120、多个电池单体130、多个第一连接件140以及多个第二连接件150。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为上下间隔且相互对位。多个电池单体130配置于第一框架110与第二框架120之间且呈现为阵列形式。其中,各电池单体130具有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各第一电极131位在第一框架110内且各第二电极位在第二框架120内,(第一电极131与第二电极132可分别是正极与负极或是负极与正极)。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单体130采用可重复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池单体亦可采用其它种类的充电电池如:铅蓄电池、镍氢电池或镍镉电池等。进一步而言,多个电池单体130在图1A、1B中的数量为60个,且呈现为直线排列并划分为六排。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的数量是根据需求而定,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图2A、2B分别是图1A、1B的电池模块的部分元件平面示意图。图2C、2D是图1C的电池模块的部分元件放大示意图。配合参考图1C、2A至2D,多个第一连接件140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130上且靠近第一框架110。详细而言,多个第一连接件140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第一连接件140分别电性耦接六排电池单体130的六十个第一电极131,各第一连接件140通过焊接、卡固或其它方式抵靠在相应且呈直线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131上。此外,各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1伸出于第一框架110外且相互连结为一体,以并联多个电池单体130。多个第二连接件150配置在多个电池单体130上且靠近第二框架120。详细而言,多个第二连接件150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第二连接件140分别电性耦接六排电池单体130的六十个第二电极132,各第二连接件140通过焊接、卡固或其它方式抵靠在相应且呈直线排列的多个第二电极132上。此外,各第二连接件150的第二端E2伸出于第二框架120外且相互间隔设置,各第二连接件150平行于各第一连接件140。此外,各个第一连接件140与各个第二连接件150是采用镍金属或是其它具备导电特性的金属材质。参考图2A至图2D,各第一连接件140的第一端E1朝向第二框架120延伸且平行于各电池单体130的长度方向LD。各第一端E1具有插槽G,且各插槽G的宽度W1大于各第二端E2的宽度W2。详细而言,多个曲面板C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端E1上以构成各个插槽G,且各第一连接件140的各第一端E1之间设置有多个导通板141,以将多个第一端E1连结为一体且相互电性耦接。各第二连接件150的第二端E2延伸远离第二框架120且平行于各电池单体130的长度方向LD。各第二端E2具有弹片F,且各弹片F相对于各电池单体130的距离D1大于各第一端E1上的曲面板C相对于各电池单体130的距离D2。详细而言,各弹片F的一端部连接在各第二连接件15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n一第一框架;/n一第二框架;/n多个电池单体,配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之间,且各该电池单体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n多个第一连接件,配置在该些电池单体上且靠近该第一框架,该些第一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该些第一电极;以及/n多个第二连接件,配置在该些电池单体上且靠近该第二框架,该些第二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该些第二电极,/n其中,各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第一端伸出于该第一框架外,且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为一体,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一第二端伸出于该第二框架外,且该些第二端相互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一第一框架;
一第二框架;
多个电池单体,配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第二框架之间,且各该电池单体具有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
多个第一连接件,配置在该些电池单体上且靠近该第一框架,该些第一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该些第一电极;以及
多个第二连接件,配置在该些电池单体上且靠近该第二框架,该些第二连接件分别电性耦接该些第二电极,
其中,各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第一端伸出于该第一框架外,且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为一体,各该第二连接件的一第二端伸出于该第二框架外,且该些第二端相互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连接件的该第一端朝向该第二框架延伸且平行于各该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端具有一插槽,且各该插槽的宽度大于各该第二端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连接件该第二端延伸远离该第二框架且平行于各该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端具有一弹片,且各该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斌邱普德庄少棋李文枢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