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分集水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3318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20 07:41
一种采暖分集水器系统,包括采暖炉(1)、集水器(2)、分水器(3)及并列连接于集水器(2)和分水器(3)之间的多个采暖支路(4),所述控制器(10)依据各温度传感器及水流量传感器(55)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然后向水流量调节阀(8)发出指令以使实际水流量去与预设的最佳流量匹配。使得在室内温度还未出现变化时,就对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克服了房间的热惯性,不存在滞后性。

Heating diversity water collecto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暖分集水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间采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采暖分水集水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家庭采暖环境中,主要通过分集水器控制不同房间的热水供应,现有的分集水器大多的纯机械结构,大多通过手动调节旋钮来控制某一水路开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观察室内温度计来主观决定调节某一水路大小,即使有安装温控器的,也只是能够实现自动开闭功能,不能实现自动调节流量大小功能。相关的文献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420353608.8的中国技术专利《基于分室控温地板采暖的壁挂炉恒温控制系统》(授权公告号为CN204026838U),该包括壁挂炉、力分压器、分水器、集水器、采暖装置及变频恒温控制器,变频恒温控制器内设置有变频恒温控制模块;分室温控器其内设置有供暖开关模块、分室温度设定模块和分室温度传感器;分水器进水接头连接管上和集水器出水接头连接管上设有采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壁挂炉变频循环泵、水力分压器热水出水管上的采暖变频循环泵、集水器进水接头上分电动阀、分室温控器、采暖进/回水温度传感器分别与变频恒温控制器电连接。该专利能达到各分室温度稳定,但其控制方式存在滞后性,从上分析来看现有的采暖分水集水系统存在以下缺点:首先,不能自动调节流量大小,只能实现开闭和开启;其次,因为热惯性较大,环境状况变化时,温度反馈存在滞后性,调节存在滞后性,温度会存在较大波动,波动时间长,体验感较差;关闭某房间水路后,其他房间水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其他房间热平衡被破坏;缺少反馈机制,不能与两用炉/壁挂炉进行联动。<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利用环境温度变化预先进行流量调整以达到温度保持平稳的采暖分集水器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暖分集水器系统,包括采暖炉、集水器、分水器及并列连接于集水器和分水器之间的多个采暖支路,前述的采暖炉内具有采暖管路,该采暖管路与集水器通过采暖回路连接,与分水器通过采暖出水管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路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每个采暖支路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水流量传感器,对应每个采暖支路均配备有能调节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每个采暖支路对应的房间内侧均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每个采暖支路对应的房间外侧均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所述的采暖炉上设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前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及水流量传感器连接,控制输出端与前述的水流量调节阀连接;所述控制器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及水流量传感器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然后向水流量调节阀发出指令以使实际水流量去与预设的最佳流量匹配。进一步,所述的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q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其中ρ为采暖水密度,c为比热容,R为固定热阻,T外为房间外侧温度,T内为房间内侧温度,T出为采暖管路的出水端温度,T回为采暖支路的出水端温度。考虑到各个房间的功能,所述的采暖支路具有优先级,所述的控制器优选处理的级别较高的采暖支路。进一步,所述的采暖支路上具有截流口,所述的水流量调节阀包括旋阀组件和步进电机,前述的旋阀组件具有对应前述截流口设置的旋杆,前述的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前述的旋杆连接,前述步进电机驱动旋杆来回移动从而改变截流口的大小,进而改变水流量。作为优选,所述的旋阀组件包括套筒,具有内螺纹;旋杆,密封地设于前述的套筒内并具有与套筒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以及截流件,设于前述旋杆的上端并能随旋杆来回移动,能与截流口配合改变截流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的截流件套设于旋杆上并用螺母锁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套筒通过端盖定固于分水器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环境温度的变化时时通过控制器向流量调节阀发生指令,进行房间内采暖水流量的合理调节,使得在室内温度还未出现变化时,就对流量进行自动调节,克服了房间的热惯性,不存在滞后性,温度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每个房间内的采暖水流量独立控制,克服了开闭时相互间流量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流量调节阀部分放大图。图3为实施例控制原理图。图4为热电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采暖分集水器2系统包括采暖炉1、集水器2、分水器3及并列连接于集水器2和分水器3之间的多个采暖支路4,采暖炉1内具有采暖管路11,该采暖管路11与集水器2通过采暖回路21连接,与分水器3通过采暖出水管路31连接。采暖管路11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每个采暖支路4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2及水流量传感器55,对应每个采暖支路4均配备有能调节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内侧均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53,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外侧均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54。结合图2所示,采暖炉1上设有控制器10,该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连接,控制输出端与水流量调节阀8连接。每个采暖支路上均设有温控器41。控制器10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然后向水流量调节阀8发出指令以使实际水流量去与预设的最佳流量匹配。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q通过如下公式获得:其中ρ为采暖水密度,c为比热容,R为固定热阻,T外为房间外侧温度,T内为房间内侧温度,T出为采暖管路11的出水端温度,T回为采暖支路4的出水端温度。R为固定热阻,如图4所示,无论房间结构如何,每个房间均存在一个固定热阻,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出:其中,这里的q为首次启动时,房间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各房间内采暖支路上实际的水流量。采暖支路4具有优先级,控制器10优选处理的级别较高的采暖支路4。采暖支路4上具有截流口78,水流量调节阀8包括旋阀组件7和步进电机6,旋阀组件7具有对应截流口78设置的旋杆71,步进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与旋杆71连接,步进电机6驱动旋杆71来回移动从而改变截流口78的大小,进而改变水流量。具体地,参考图3所示,旋阀组件7包括套筒75、截流见72及旋杆71,套筒75通过端盖77定固于分水器3内壁上并具有内螺纹;旋杆71密封地设于套筒75内并具有与套筒75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截流件72套设于旋杆71的上端并用螺母73锁定。截流件72能随旋杆71来回移动,能与截流口78配合改变截流面积。旋杆71外周套设有密封圈76。首次启动时,用户通过在各房间(如客厅、主卧等)的每个房间内的温控器41上设置温度和优先级,然后将参数反馈给采暖炉1,采暖炉1根据优先级确定各房间的初始流量大小,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暖分集水器系统,包括采暖炉(1)、集水器(2)、分水器(3)及并列连接于集水器(2)和分水器(3)之间的多个采暖支路(4),前述的采暖炉(1)内具有采暖管路(11),该采暖管路(11)与集水器(2)通过采暖回路(21)连接,与分水器(3)通过采暖出水管路(3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路(11)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n每个采暖支路(4)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2)及水流量传感器(55),对应每个采暖支路(4)均配备有能调节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内侧均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53),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外侧均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54),/n所述的采暖炉(1)上设有控制器(10),该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前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连接,控制输出端与前述的水流量调节阀(8)连接;/n所述控制器(10)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然后向水流量调节阀(8)发出指令以使实际水流量去与预设的最佳流量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分集水器系统,包括采暖炉(1)、集水器(2)、分水器(3)及并列连接于集水器(2)和分水器(3)之间的多个采暖支路(4),前述的采暖炉(1)内具有采暖管路(11),该采暖管路(11)与集水器(2)通过采暖回路(21)连接,与分水器(3)通过采暖出水管路(3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管路(11)的出水端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1);
每个采暖支路(4)的出水端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52)及水流量传感器(55),对应每个采暖支路(4)均配备有能调节水流量的流量调节阀,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内侧均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53),每个采暖支路(4)对应的房间外侧均设有第四温度传感器(54),
所述的采暖炉(1)上设有控制器(10),该控制器(10)的信号输入端与前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连接,控制输出端与前述的水流量调节阀(8)连接;
所述控制器(10)依据第一温度传感器(51)、第二温度传感器(52)、第三温度传感器(53)、第四温度传感器(54)及水流量传感器(55)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最佳流量,然后向水流量调节阀(8)发出指令以使实际水流量去与预设的最佳流量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分集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最佳流量q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其中ρ为采暖水密度,c为比热容,R为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开明涂磊秦刚魏苗苗王世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