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长明专利>正文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951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动力线芯导体,且三个动力线芯导体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三绝缘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呈倒三角设置有三个地线芯导体,三个所述地线芯导体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绝缘层,且每个地线芯导体分别与相邻两个动力线芯导体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卡脚、锁圈、卡球和拉伸弹簧,实现电缆本体的卡合固定,防止电缆本体冗长发生缠绕,且避免电缆拖地踩坏,延长了电缆本体的使用寿命,设置了金属屏蔽层,能够隔绝电缆中导线之间的电磁干扰,以及外界对导线之间的感应干扰电压,便于电缆正常工作,提高了电缆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tensile cable for thin coal seam shear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
本技术属于采煤机
,具体涉及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多架设在空中或装在地下、水底,用于电讯或电力输送。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电缆冗长不便于固定,容易被损坏,使用寿命低,另外,电缆在工作过程中导线之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且电缆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影响电缆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缆冗长不便于固定,容易被损坏,使用寿命低,另外,电缆在工作过程中导线之间容易产生电磁干扰,且电缆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影响电缆的正常工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动力线芯导体,且三个动力线芯导体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动力线芯导体(10),且三个动力线芯导体(10)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三绝缘层(9),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呈倒三角设置有三个地线芯导体(8),且电缆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3),三个所述地线芯导体(8)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绝缘层(7),且每个地线芯导体(8)分别与相邻两个动力线芯导体(10)相切,所述第一绝缘层(13)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屏蔽层(12),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壁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锁槽(6),且若干个锁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锁圈(4),所述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采煤机用抗拉型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呈三角形设置有三个动力线芯导体(10),且三个动力线芯导体(10)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三绝缘层(9),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呈倒三角设置有三个地线芯导体(8),且电缆本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3),三个所述地线芯导体(8)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二绝缘层(7),且每个地线芯导体(8)分别与相邻两个动力线芯导体(10)相切,所述第一绝缘层(13)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屏蔽层(12),所述电缆本体(1)的外壁呈矩形阵列开设有若干个锁槽(6),且若干个锁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锁圈(4),所述电缆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入端(2),且电缆本体(1)相对于接入端(2)的一端设置有接出端(5),所述锁圈(4)的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卡脚(3),两个所述卡脚(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董长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