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对流现象演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小学科学实验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空气对流现象演示装置。
技术介绍
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称为对流现象。因流体的热导率很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量很少,对流是流体的主要传热方式。流体内的温度梯度会引起密度梯度,若低密度流体在下,高密度流体在上,则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对流。冬天室内取暖就是借助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传热的,大气及海洋中也存在自然对流。靠外来作用使流体循环流动,从而传热的是强迫对流。在对流实验当中,空气受热密度减小,膨胀上升,冷空气下降,这种现象用肉眼难以看出,因此,需借鉴他物转化进而观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流现象是借鉴热在流体(水)中的传递,从而推出气体是通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来传热的。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当中,将木屑放入水中加热,通过观察木屑的运动来判断热在流体(水)中是怎么传递的,以此推导出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再者现有的“走马灯”的模型显得直观明了,但是“水煮木屑”的实验和“走马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对流现象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发热灯(2),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嵌电源插头(3),所述电源插头(3)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发热灯(2)的灯座,所述灯座与电源插头(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发热灯(2)设置在灯座内,所述发热灯(2)上套设有灯罩(4),所述灯罩(4)为喇叭状,所述灯罩(4)的下端外径小于灯罩(4)的上端外径,所述灯罩(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灯座、发热灯(2)均位于灯罩(4)内,所述灯罩(4)的外部套设有透明玻璃罩(5),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的柱状腔体,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对流现象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发热灯(2),所述底座(1)的侧壁上设置有内嵌电源插头(3),所述电源插头(3)通过电源线与电源相连,所述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发热灯(2)的灯座,所述灯座与电源插头(3)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发热灯(2)设置在灯座内,所述发热灯(2)上套设有灯罩(4),所述灯罩(4)为喇叭状,所述灯罩(4)的下端外径小于灯罩(4)的上端外径,所述灯罩(4)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灯座、发热灯(2)均位于灯罩(4)内,所述灯罩(4)的外部套设有透明玻璃罩(5),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上下两端均为敞口的柱状腔体,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且底座(1)将透明玻璃罩(5)的下端敞口密封,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中心轴线与灯座的中心轴线、灯罩(4)的中心轴线均重合,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高度为灯罩(4)高度的三到五倍,所述透明玻璃罩(5)的上端敞口处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包括第一支撑杆(601)、第二支撑杆(602)、竖杆(603),所述第一支撑杆(601)与第二支撑杆(602)垂直相交且二者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一支撑杆(601)与第二支撑杆(602)组成一个十字形,所述第一支撑杆(601)和第二支撑杆(602)的长度相等且大于透明玻璃罩(5)的敞口的大小,所述竖杆(603)的上端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杆(601)与第二支撑杆(602)交叉点的位置,所述竖杆(603)的长度小于等于透明玻璃罩(5)高度的三分之一,所述竖杆(60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竖杆(603)的下端套设有转盘(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郑伟,伏秦超,杨亚平,赵杨,王明珺,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