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俊专利>正文

一种双面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889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中空的钟环、一前钟盘和一后钟盘,所述前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的内腔的前端内,所述后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后端内,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钟环夹紧固定在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之间,涉及钟表技术领域。该双面钟,设置钟环、前钟盘和后钟盘,前钟盘和后钟盘分别嵌入钟环内,前钟盘与后钟盘固定连接,将钟环卡紧固定在前钟盘和后钟盘之间,实现钟环、前钟盘和后钟盘的安装固定,不需要在钟环上打孔,便于进行拆装维修,同时可以保持钟环的整体性,提高钟环的美观度,尤其是在钟环为陶瓷材质的情况下,避免在钟环上打孔导致钟环碎裂,运输过程更加安全,破损率降低。

A double faced c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钟
本技术涉及钟表
,特别涉及一种双面钟。
技术介绍
钟表即可以指示时间又可以装饰房间,是人们家居生活必备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钟表的款式也逐渐增多,各种钟表产品种类繁多,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市面上存在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个钟环和固定在钟环两侧面的两个钟盘,这种双面钟一般是通过螺钉将钟盘固定安装在钟环上,这样就需要在钟环上进行打孔安装,安装较为复杂,维修拆装较为不便同时也影响美观,有些双面钟为了提高装饰效果,往往使用陶瓷材质的钟环,由于陶瓷较脆、易碎的特性,在陶瓷钟环上打孔往往会造成钟环碎裂,不便于运输,损坏率较高。因此,如何实现改变双面钟的安装结构,不需要在钟环上打孔安装,简化安装结构,便于进行维修、拆装,同时保持钟环的整体性,使其更加美观是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钟,旨在改变双面钟的安装结构,不需要在钟环上打孔安装,简化安装结构,便于进行维修、拆装,同时保持钟环的整体性,使其更加美观。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中空的钟环、一前钟盘和一后钟盘,所述前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的内腔的前端内,所述后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后端内,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钟环夹紧固定在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之间。优选地,所述前钟盘包括第一第一外环和一第一内钟盘,所述第一内钟盘与所述第一外环的前端面铰接,可翻转嵌入所述第一外环的内腔,所述第一外环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内环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的第一螺纹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环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内钟盘的内端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吸的第二磁块。优选地,所述后钟盘包括一第二外环和一第二内钟盘,所述第二内钟盘嵌套至所述第二外环的内腔,所述第二外环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内环,所述第二内钟盘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内环上,所述第二内环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第二螺纹孔,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外环和所述第二外环的前端边缘均向外延伸形成凸环,所述凸环的直径大于所述钟环的内径,所述凸环分别扣紧在所述钟环前端面和后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内钟盘和所述第二内钟盘的外端面上均嵌套有一玻璃面板,所述第一内钟盘和所述第二内钟盘的外端面上均设置有一可将所述玻璃面板扣紧固定的卡环。优选地,所述第一内钟盘和所述第二内钟盘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卡孔,所述卡环的内端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孔对应的卡杆。优选地,所述钟环为陶瓷材质,所述钟环上设置有挂环。本技术设置钟环、前钟盘和后钟盘,前钟盘和后钟盘分别嵌入钟环内,前钟盘与后钟盘固定连接,将钟环卡紧固定在前钟盘和后钟盘之间,实现钟环、前钟盘和后钟盘的安装固定,不需要在钟环上打孔,便于进行拆装维修,同时可以保持钟环的整体性,提高钟环的美观度,尤其是在钟环为陶瓷材质的情况下,避免在钟环上打孔导致钟环碎裂,运输过程更加安全,破损率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钟环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前钟盘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前钟盘的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后钟盘的后视图;图7为本技术后钟盘的正视图;图8为本技术后钟盘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钟环,2、前钟盘,21、第一外环,22、第一外环,23、第一内环,24、第一螺纹孔,3、后钟盘,31、第二外环,32、第二内钟盘,33、第二内环,34、第二螺纹孔,35、玻璃面板,36、卡孔,4、挂环,5、卡环,51、卡杆。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9,提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中空的钟环1、一前钟盘2和一后钟盘3,钟环1为陶瓷材质,钟环1上设置有挂环4。前钟盘2嵌套至钟环1的内腔的前端内,后钟盘3嵌套至钟环1内腔的后端内,前钟盘2与后钟盘3固定连接,前钟盘2与后钟盘3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将钟环1夹紧固定在前钟盘2与后钟盘3之间。前钟盘2和后钟盘3内端的直径小于钟环1的内径,前钟盘2和后钟盘3外端的直径大于钟环1的内径,使得前钟盘2和后钟盘3的内端可以嵌套至钟环1内腔,外端可以扣紧在钟环1的侧壁上,将钟环1夹紧固定,前钟盘2与后钟盘3固定连接后,钟环1无法相对转动,三者固定成一体,避免钟环1在前钟盘2与后钟盘3形成的整体外转动。前钟盘2包括第一第一外环21和一第一内钟盘22,第一外环21嵌套至钟环1内腔的前端内,第一内钟盘22与第一外环21的前端面铰接,可翻转嵌入第一外环21的内腔。第一内钟盘22与第一外环21可通过合页铰接,第一内钟盘22可沿连接处转动实现与第一外环21的的开合。第一外环2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块25,第一内钟盘22的内端面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一磁块25相吸的第二磁块26。当第一内钟盘21关闭时,第一磁环25与第二磁块26相吸,将第一内钟盘22固定在第一外环21上,避免第一内钟盘22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转动打开。第一外环21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内环23,第一内环23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的第一螺纹孔24。第一内环23与第一外环21的前端面平行。后钟盘3包括一第二外环31和一第二内钟盘32,第二外环31嵌套至钟环1内腔的后端内,第二外环31与第二内钟盘32固定连接。第二内钟盘32嵌套至第二外环31的内腔。第二外环21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二内环33,第二内环33与第一内环23相互平行。第二内钟盘32的内端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内环33上,第二内钟盘32通过螺钉与第二内环33固定连接,使得第二内钟盘32与第二内环33形成一体。第二内环33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第二螺纹孔34,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24和第二螺纹孔34将前钟盘2与后钟盘3固定连接。第一内钟盘22和第二内钟盘32的内端面上均设置有钟芯。安装时,将前钟盘2和后钟盘3分别嵌入钟环1内腔的两端内,并旋转跳帧至正常角度、方向,使得表盘方向可以正常使用,拉开第一内表盘22使其与第一外环21分离,使第一外环21的内腔露出,从第一外环21的内腔通过螺钉将钟环1内腔内的第一内环23和第二内环33连接固定,使得第一外环21和第二外环31连接固定,将钟环1卡紧在前钟盘2与后钟盘3之间固定,然后转动第一内钟盘22将其关闭,使其固定在第一外环21上,完成钟体的组装,在需要进行维修、更换电池时,只需要拉开第一内钟盘22,即可直接对第一内钟盘22进行维修,或者通过第一外环21的空腔内对第二内钟32的钟芯进行维修。第一外环21和第二外环31的前端边缘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中空的钟环、一前钟盘和一后钟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的内腔的前端内,所述后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后端内,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钟环夹紧固定在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钟,包括一中空的钟环、一前钟盘和一后钟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的内腔的前端内,所述后钟盘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后端内,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固定连接,将所述钟环夹紧固定在所述前钟盘与所述后钟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钟盘包括第一第一外环和一第一内钟盘,所述第一外环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前端内,所述第一内钟盘与所述第一外环的前端面铰接,可翻转嵌入所述第一外环的内腔,所述第一外环的后端边缘向内延伸形成第一内环,所述第一内环上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的第一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内钟盘的内端面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磁块相吸的第二磁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钟盘包括一第二外环和一第二内钟盘,所述第二外环嵌套至所述钟环内腔的后端内,所述第二内钟盘嵌套至所述第二外环的内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俊
申请(专利权)人:詹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