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513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涉及基坑钢支撑的技术领域,该活络接头包括底座、砂箱和两个用于插入到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砂箱的空间,所述砂箱位于所述空间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砂箱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伸缩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活络接头的砂箱拆卸钢支撑结构大大简易化深基坑支撑拆除的过程,无需通过千斤顶拆卸,操作简单,卸压过程钢支撑结构应力释放均衡,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千斤顶拆卸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Movable joint and steel suppor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钢支撑
,尤其是涉及一种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深基坑钢支撑结构安装过程中,为消除安装间隙,并保证支撑稳当,会利用千斤顶施加500KN的初始应力,然后在活络接头间隙打入三角形插销,活络接头间隙通过插销填塞紧,钢支撑结构活络接头连接牢固,且为硬性连接。传统活络接头槽口内行程靠填塞锥型销子,来实现安装;拆卸时通过千斤顶反顶,使活络接头子母分离,来拆除钢支撑结构。但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基坑的开挖深度加深,基坑容许的变形影响,在钢支撑结构拆除过程,往往实际过程由于基坑变形,钢支撑结构受力,需要的千斤顶施加压力较大(实际中到达了2000KN)且拆卸困难或拆卸不了,需采用人工气割硬性切割活络接头,强制破坏性拆除。可见,现有传统钢支撑结构的活络接头的不易拆除,且拆除过程中利用千斤顶反顶,工效慢,施工时间长,施工费用高,安全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以解决现在钢支撑结构不易拆除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络接头,包括底座、砂箱和两个用于插入到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支撑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砂箱的空间,所述砂箱位于所述空间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砂箱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伸缩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且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连通,且形成用于容纳沙子的密闭空间;在所述砂箱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进入的进入孔,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流出的流出孔。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支撑部支撑强度的内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内加强板一端固接在所述底座上。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设置在底座上用于加强支撑部与底座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底座一端设置有防脱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钢支撑结构,包括上述所述活络接头和外筒;所述外筒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部插入的套筒,且所述支撑部能够插入所述套筒并从所述套筒另一端穿出。进一步地,所述外筒内设置有两个边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板之间,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连接外筒内壁的中心支撑板;该所述中心支撑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形成用于支撑部插入到所述套筒。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外筒内壁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靠板,所述靠板用于支撑千斤顶;所述靠板设置在所述外筒靠近所述活络接头一端,且该所述靠板同时与所述外筒、所述边板、所述侧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活络接头在使用的时候,将活络接头的支撑部插入到套筒内,将沙子从进入孔进入到砂箱内,利用工具插入捣密实,该工具可以为钢筋头,再安装千斤顶,千斤顶一端顶在外筒上,另一端顶在底座上,千斤顶回油,利用外筒与底座之间的压力,使砂箱沙子进一步压实,利用千斤顶反复进油回油几次,使砂箱内的沙子压实,然后打入锥型插销使活络接头连接牢固,完成钢支撑结构安装。在需要将钢支撑结构拆除的时候,将流出孔打开,使砂箱内的沙子能够从流出孔流出,砂箱内的沙子流出后,伸缩部能够向固定部收缩,使钢支撑结构由受力状态变成自由状态,活络接头松落。人工取出活络接头间隙中的插销,调整活络接头位置,拆卸活络接头及钢支撑结构,完成拆除工作。这样拆卸钢支撑结构的活络接头大大简易化深基坑支撑拆除的过程,无需通过千斤顶拆卸,操作简单,卸压过程钢支撑结构应力释放均衡,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千斤顶拆卸困难,效率低的问题。该活络接头通过增加可调节长度的砂箱,在钢支撑结构拆除过程中,通过打开流出孔,释放砂箱中的沙子,砂箱内沙子流出,伸缩部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向固定部收缩,砂箱长度变小,钢支撑结构卸压,活络接头与钢支撑结构的外筒分离,达到拆除钢支撑结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络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活络接头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钢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底座;200-砂箱;300-支撑部;400-第一加强板;500-第二加强板;600-防脱板;700-固定部;800-伸缩部;900-中心支撑板;110-边板;120-侧板;130-第三加强板;140-靠板;150-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图1所示的活络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包含了用于固定的插销,在图2中未将插销画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活络接头,包括用于安装的底座100、砂箱200和两个用于插入到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支撑部300;两个所述支撑部300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00上,且两个所述支撑部30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砂箱200的空间,所述砂箱200位于所述空间内并与所述底座100连接。所述砂箱200包括固定部700和伸缩部800,所述固定部700与所述底座100连接,所述伸缩部800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700伸缩,且所述伸缩部800与所述固定部700的内部连通,且形成用于容纳沙子的密闭空间;在所述砂箱200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进入到进入孔,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流出的流出孔。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活络接头的底座100用于与基坑接触,在底座100上设置两个支撑部300,一般该支撑部300由槽钢和钢板组成,钢板焊接在槽钢一侧形成矩形的方管。为了增加整个支撑部300的强度,槽钢上还可以焊接加强板,从而使整个支撑部300强度增加。两个支撑部300的一端焊接在底座100上,在两个支撑部300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从而砂箱200能够安装在两个支撑部300之间。砂箱200的固定部700与底座100连接,伸缩部800能够插入到固定部700中,固定部700内部空间和伸缩部800内部空间连通,当沙子从进入孔流入到伸缩部800内的时候,沙子能够流入到固定部700内部。进入孔和流出孔分别位于砂箱200伸缩部800的上端和下端,沙子从进入孔进入到伸缩部800内,从流出孔流出;砂箱200内的沙子流出,从而砂箱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砂箱和两个用于插入到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支撑部;/n两个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砂箱的空间,所述砂箱位于所述空间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n所述砂箱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伸缩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且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连通,且形成用于容纳沙子的密闭空间;/n在所述砂箱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进入的进入孔,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流出的流出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砂箱和两个用于插入到钢支撑结构的外筒的支撑部;
两个所述支撑部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砂箱的空间,所述砂箱位于所述空间内并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砂箱包括固定部和伸缩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伸缩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部伸缩,且所述伸缩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内部连通,且形成用于容纳沙子的密闭空间;
在所述砂箱上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进入的进入孔,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沙子流出的流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支撑部支撑强度的内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加强板一端固接在所述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络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良郑宋旭孔识荣王鑫炎王斌秦四辉林木景杨宏谋杜则兵靳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