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包括其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2448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包括其的系统,该芯片包括:基板;以及形成在所述基板内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优选750μm~1800μm,优选为1000μm~1500μm,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A microfluidic chip and it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包括其的系统
本技术属于微流控
,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以及包括该微流控芯片的系统,尤其是用于生物培养检测分选的微流控芯片及包括其的系统,以及使用其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生物选育一般采用平板涂布培养获得单菌落,再用摇瓶规模发酵培养验证。由于普通的微生物经过初筛、复筛等流程,到确认满足生产需要,一般要经过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采用这种选育方法,筛选周期长。其次,采用传统选育方法,摇瓶水平发酵培养及评价过程,需要足够的人力和实验空间、培养空间,筛选效率往往只能达到101~2/每批次,造成筛选通量低。再次,诱变筛选工作的成功与否和筛选数量密切相关,如要获得目标性状突变株,需要大量的筛选样品量,使研发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最后,传统选育方法,建立在固体培养或者大体积液体培养的基础上,造成了培养、检测用物料和资源的重大浪费,物料浪费严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展了微孔板培养筛选技术和微流控技术。微孔板筛选技术将培养体系从摇瓶水平的50~100毫升降低到几毫升至几十微升,可以同步实现24、48乃至384、1536等多个样品的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基板;以及/n形成在所述基板内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n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n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n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n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n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607 CN 20181058215971.一种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板内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位于第三管道和第一管道的第二连通部位的在液滴移动方向的上游,且第一连通部位和第二连通部位之间的距离为500μm~2000μm,
形成在第一管道上的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连通部位的上游分支为第一管道a、第一管道b、第一管道c以及第一管道d,第一检测窗和第二检测窗形成在第一管道a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和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的材料选自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的横截面积的范围为2.5×10-3mm2~4mm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包括2个孔,所述孔与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第一连通部位的距离为0.1mm-1cm,用于容纳融合电极。


6.一种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板;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
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其两端分别包括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
第二管道,其一端包括第三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三管道,其一端包括第四连接口,另一端与第一管道连通,
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言郭肖杰段保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