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5242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涉及水体治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地面和河道,所述地面的正面设置有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位于河道的右侧,所述循环装置的两端均插进河道中,所述循环装置的中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地面的正面设置有制氧机,所述制氧机位于河道的左侧,所述制氧机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制氧机的出气口与供气装置的左端通过法兰相连通。该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通过制氧机、气泵、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出气管、曝气支管和网箱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水中氧气的含量,实现了对黑臭水体的治理和对生态环境的修复。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ystem of black and smelly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体治理
,具体为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急剧增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增加,环境保护滞后,治理水平跟不上经济高度发展,致使大量污染物随着污水、垃圾、降水和径流等进入水体,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径流污染物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出进入河流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直接导致河道内大量生物消失,高负荷的污染排放轻易使河道水体内部生态系统崩溃瓦解,使得河道大多变得又黑又臭,淤积严重且基本丧失排洪功能,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效果较好的黑臭水增氧用生态修复系统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解决了现有的河道污染严重,河道内大量生物消失,高负荷的污染排放轻易使河道水体内部生态系统崩溃瓦解,使得河道大多变得又黑又臭,淤积严重且基本丧失排洪功能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地面和河道,所述地面的正面设置有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地面(1)和河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正面设置有循环装置(3),所述循环装置(3)位于河道(2)的右侧,所述循环装置(3)的两端均插进河道(2)中,所述循环装置(3)的中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装置(5);/n所述地面(1)的正面设置有制氧机(6),所述制氧机(6)位于河道(2)的左侧,所述制氧机(6)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7)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制氧机(6)的出气口与供气装置(8)的左端通过法兰相连通,所述供气装置(8)设置在地面(1)的正面,所述供气装置(8)的右端伸进河道(2)并与曝气支管(9)的左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地面(1)和河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正面设置有循环装置(3),所述循环装置(3)位于河道(2)的右侧,所述循环装置(3)的两端均插进河道(2)中,所述循环装置(3)的中部通过法兰连接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内表面设置有过滤装置(5);
所述地面(1)的正面设置有制氧机(6),所述制氧机(6)位于河道(2)的左侧,所述制氧机(6)的进气口与第一进气管(7)的右端相连通,所述制氧机(6)的出气口与供气装置(8)的左端通过法兰相连通,所述供气装置(8)设置在地面(1)的正面,所述供气装置(8)的右端伸进河道(2)并与曝气支管(9)的左侧面通过法兰相连通,所述曝气支管(9)的正面与网箱(10)的背面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臭水增氧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3)包括水泵(31),所述水泵(31)位于地面(1)的正面,所述水泵(31)的进水口与进水管(3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32)的另一端伸进河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影鲜菁玲王静李小华姜巧珍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才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