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23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涉及喷码技术领域,它包括支架、喷码机和夹持件,喷码机和夹持件均设置在支架上,夹持件包括抵接板和两块限位板,限位板的一端与支架连接,且限位板上均开设有凹槽,抵接板的一端与支架铰接,且抵接板与支架间连接设置有用于使抵接板与管件抵接将管件限定在凹槽内的拉簧。操作人员将管件放置在凹槽内,此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抵接板将管件固定在凹槽内,此时即可开始进行喷印;喷码机与管件的位置均进行固定,减少了喷码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发生,提高喷印质量;管件的装夹与取出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小批量的规格不同的管件喷印。

Mobile tube printing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管型喷印平台
本技术涉及喷码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
技术介绍
一般钢管、塑料管件等加工成型后或在管件仓储标识中,需要用喷码装置在管件的特定位置做相应的标识,操作者使用普通喷码机无法对管件保持恒定喷印距离,使喷印质量大大下降,甚至不能形成正确的标识;在批量小、品种多的喷码标识时,使用手持式喷码机对管件的不同直径大小喷印,则标识位置会发生很大偏移,操作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具有减少标识产生偏移,提高喷印质量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包括支架、喷码机和用于装夹管件的夹持件,喷码机和夹持件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夹持件包括抵接板和两块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支架连接,且限位板上均开设有凹槽,抵接板的一端与支架铰接,且抵接板与支架间连接设置有用于使抵接板与管件抵接将管件限定在凹槽内的拉簧。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管件放置在凹槽内,此时在拉簧的作用下抵接板将管件固定在凹槽内,此时即可开始进行喷印;喷码机与管件的位置均进行固定,减少了喷码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发生,提高喷印质量;管件的装夹与取出过程简单方便,适用于小批量的规格不同的管件喷印。进一步,所述凹槽的截断面设置为三角形。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凹槽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管件,使得管件被夹紧的更加牢固。进一步,所述抵接板包括转动段和抵接段,所述抵接段通过螺栓与转动段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管件的直径发生改变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抵接段来调整抵接段与管件的接触点使得管件被装夹的更加牢固;抵接段的夹紧方式通过转动螺栓来完成,使得抵接段的固定过程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进一步,所述支架上铰接有用于供操作人员脚踩的踏板,所述踏板通过拉杆与抵接板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在取出管件时可通过踩踏踏板使抵接板的位置发生改变,便于操作人员取放管件,踏板的设置减少操作人员单独用手翻转抵接板的操作,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管件进行装卸,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限位板通过调节件与支架连接,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丝杠、导向杆和两块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支架固定连接,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连接板连接,第一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连接板转动连接,一限位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限位板与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且导向杆滑动穿设于该限位板上。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管件长度发生改变时,为更好的对管件进行装夹,操作人员可转动第一丝杠使两块连接板间的距离发生改变,限位板间距离的改变方式简单方便,易于操作。进一步,所述喷码机通过移动件与支架连接,所述移动件包括安装板、第二丝杠、用于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的电机和用于限定安装板沿第二丝杠轴线方向移动的导轨,第二丝杠与安装板螺纹连接,安装板与喷码机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根据通过控制喷码机移动来确定喷码的长度,电机驱动第二丝杠转动带动安装板移动即可带动喷码机移动,采用第二丝杠进行驱动使得安装板的移动平稳性较高,减少安装板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抖动,从而影响喷码质量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喷码机喷印速度与安装板的移动速度相匹配的脉冲同步器,脉冲同步器上连接有同步轮,安装板上设置有与同步轮碰触用于带动同步轮滚动的固定板。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板在移动时固定板随安装板移动,此时同步轮沿固定板滚动,将此时安装板的移动速率传递至脉冲同步器内,脉冲同步器控制喷码机的喷印速度;同步轮与脉冲同步器的设置使得喷码机的喷印速度与安装板的移动速度相匹配,减少喷印出的喷码质量不高的现象发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减少了喷码位置发生偏移的现象发生,提高喷印质量;二、适用于小批量的规格不同的管件喷印;三、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抵接段来调整抵接段与管件的接触点使得管件被装夹的更加牢固;四、当管件长度发生改变时,限位板间的间距可进行更改;五、同步轮与脉冲同步器的设置使得喷码机的喷印速度与安装板的移动速度相匹配,减少喷印出的喷码质量不高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喷码机;3、夹持件;31、抵接板;311、转动段;312、抵接段;313、螺栓;32、限位板;321、凹槽;33、拉簧;4、踏板;41、拉杆;5、调节件;51、第一丝杠;52、导向杆;53、连接板;6、移动件;61、安装板;62、第二丝杠;63、电机;64、导轨;7、连接架;71、同步轮;72、脉冲同步器;8、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包括支架1、喷码机2和用于装夹管件的夹持件3。如图1、2所示,喷码机2通过移动件6与支架1连接,移动件6包括安装板61、第二丝杠62、用于驱动第二丝杠62转动的电机63和用于限定安装板61沿第二丝杠62轴线方向移动的导轨64。第二丝杠62与安装板61螺纹连接,安装板61与喷码机2连接,安装板61远离地面的一端水平的设置有固定板8。如图1、2所示,支架1上安装有连接架7,连接架7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将喷码机2喷印速度与安装板61的移动速度相匹配的脉冲同步器72,脉冲同步器72上连接有同步轮71,当安装板61移动时,同步轮71沿固定板8滚动,将当前安装板61的移动速率传递至脉冲同步器7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通过控制系统对安装板61的位置,以及移动速度进行调节。如图3、4所示,夹持件3包括抵接板31和两块限位板32,限位板32的一端通过调节件5与支架1连接。调节件5包括第一丝杠51、导向杆52和两块连接板53,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52设置为两根且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杠51的两侧。连接板53与支架1固定连接,导向杆52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连接板53连接,第一丝杠51的两端分别与不同的连接板53转动连接。一块限位板32与连接板53固定连接,另一块限位板32与第一丝杠51螺纹连接,且导向杆52滑动穿设于该限位板32上,用以使限定限位板32沿第一丝杠51轴线方向移动,通过改变两限位板32间的距离来适应不同长度或不同形状的管件的装夹。如图3、4所示,限位板32上均开设有截断面为三角形的凹槽321,使得管件在装夹时,始终与凹槽321的两个侧壁相碰触,当管件与两个侧壁均碰触后,管件的位置即可进行确定,以减少对不同直径管件装夹时,因管件定位不准而对喷码质量产生影响的现象发生。抵接板31包括转动段311和抵接段312,抵接段312通过螺栓313与转动段311的一端连接,当更改抵接段312与转动段311间的角度时,使螺栓313不再抵紧即可转动抵接段312,拧紧螺栓313后即可固定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喷码机(2)和用于装夹管件的夹持件(3),喷码机(2)和夹持件(3)均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夹持件(3)包括抵接板(31)和两块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的一端与支架(1)连接,且限位板(32)上均开设有凹槽(321),抵接板(31)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且抵接板(31)与支架(1)间连接设置有用于使抵接板(31)与管件抵接将管件限定在凹槽(321)内的拉簧(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喷码机(2)和用于装夹管件的夹持件(3),喷码机(2)和夹持件(3)均设置在支架(1)上,所述夹持件(3)包括抵接板(31)和两块限位板(32),所述限位板(32)的一端与支架(1)连接,且限位板(32)上均开设有凹槽(321),抵接板(31)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且抵接板(31)与支架(1)间连接设置有用于使抵接板(31)与管件抵接将管件限定在凹槽(321)内的拉簧(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21)的截断面设置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板(31)包括转动段(311)和抵接段(312),所述抵接段(312)通过螺栓(313)与转动段(3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铰接有用于供操作人员脚踩的踏板(4),所述踏板(4)通过拉杆(41)与抵接板(3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管型喷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32)通过调节件(5)与支架(1)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南平何洪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汇智邦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