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清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5200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3-18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试管清洗技术领域,具体为试管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盒体内设置有水槽,且盒体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盒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水槽对应的排水管,且盒体的右侧安装有进水管。有益效果为:该装置使用简单,无需手动对试管进行刷洗,从而有效的避免了人工刷洗试管时容易打碎试管的问题,并且能够有效地节省实验人员的时间,而且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清洗和烘干一体化,并且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还能够单独拆下来使用,能够满足不同的实用场合,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Tube clean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管清洗架
本技术涉及试管清洗
,具体为试管清洗架。
技术介绍
试管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备,主要用于对试验品的取样和加热,但是由于试管并非一次性消耗品,因此为了保障下次能够正常使用,需要在每次试验后对实验过程中使用的试管进行清洗,由于手动清洗步骤繁琐,清洗工作量大,因此对实验人员的体力消耗严重,而且也容易因为清洗时不小心而摔碎试管,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和财产损失。如果专利技术一种易于使用的新型试管清洗设备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试管清洗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试管清洗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试管清洗架,包括盒体、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盒体内设置有水槽,且盒体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盒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水槽对应的排水管,且盒体的右侧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与水槽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下壳体,且下壳体的上端通过固定螺钮连接的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的内部共同构成蓄水腔,且下壳体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试管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水槽(32),且盒体(1)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6),所述盒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水槽(32)对应的排水管(3),且盒体(1)的右侧安装有进水管(22);/n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与水槽(3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下壳体(5),且下壳体(5)的上端通过固定螺钮(7)连接的上壳体(8),所述下壳体(5)和上壳体(8)的内部共同构成蓄水腔(28),且下壳体(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通水槽(32)的排水泵(21),所述上壳体(8)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进水管(22)连通的进...

【技术特征摘要】
1.试管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清洗装置和烘干装置,所述盒体(1)内设置有水槽(32),且盒体(1)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开关(6),所述盒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水槽(32)对应的排水管(3),且盒体(1)的右侧安装有进水管(22);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与水槽(32)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下壳体(5),且下壳体(5)的上端通过固定螺钮(7)连接的上壳体(8),所述下壳体(5)和上壳体(8)的内部共同构成蓄水腔(28),且下壳体(5)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连通水槽(32)的排水泵(21),所述上壳体(8)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进水管(22)连通的进水泵(9),且下壳体(5)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清洗电机(4),所述清洗电机(4)的输出端驱动有内刷杆(25),且内刷杆(25)的底部焊接安装有支撑架(27),所述支撑架(27)上呈阵列设置有至少六组对流孔(29),且内刷杆(25)用于套接的试管(24)的内部,所述试管(24)的底部放置在支撑架(27)上,且试管内腔通过对流孔(29)连接蓄水腔(28);
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与水槽(32)的底部螺接固定的下箱体(12),且下箱体(12)的上端铰接安装有上箱体(16),所述下箱体(12)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18),且下箱体(12)与加热装置(18)之间开设有喷流孔(14),且加热装置(18)内安装有与喷流孔(14)匹配的内置风机,所述下箱体(12)内放置有用于卡住试管的带槽支撑架(15),且带槽支撑架(15)的前端安装有前挡板(11),所述前挡板(11)的后端安装有用于支撑试管开口端的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伟贵刘忠奎程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